云南高端制造业提速 动能强劲增长
发布时间:2025-05-18 08:00 浏览量:24
中国经济报导:近年来,云南高端制造业凭借绿色能源优势和产业政策支持,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增长表现:核心领域高速领跑
2024 年前三季度,云南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 22.8% 和 22.0%,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 27.0%,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 60.3%,成为第四大支柱行业。工业 “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表现尤为突出:
绿色铝:2024 年 1-11 月产值达 1396.7 亿元,电解铝产能占全国近 1/10,文山州作为 “中国绿色铝谷” 核心区,预计 2025 年产值突破 1000 亿元。
硅光伏:全省单晶硅棒产能约 200GW,占全国 1/5,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 196.5%。
新能源电池:2024 年 1-11 月工业增加值增长 18%,形成 78 万吨正极材料、51 万吨负极材料、23GWh 电池年产能,曲靖、昆明、玉溪等地成为产业集聚高地。
驱动因素:绿色能源与产业协同
绿电优势赋能:云南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 98%,为高耗能制造业提供低成本绿电。例如,文山电解铝 80% 以上使用水电,每生产 1 吨铝比火电减少 8 吨二氧化碳排放,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
重大项目牵引: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德方纳米等龙头企业落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曲靖经开区吸引 80% 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形成 “绿电 + 先进制造” 产业集群。
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 “资源 — 材料 — 电芯 — 回收” 全生命周期链条。例如,安宁产业园区形成湖南裕能、杉杉股份等企业集聚,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近 20 个。
政策精准发力:实施《云南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设立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24 年 6 亿元),对先进制造业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如西部大开发 15% 企业所得税)、贷款贴息等支持。
产业布局:集群化与特色化并行
区域集群发展:
滇中核心区:昆明、曲靖、玉溪形成新能源电池、硅光伏、数控机床等产业集群。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锡、锗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超 20% 和 40%。
沿边开放区:文山、大理等地依托中老铁路发展跨境加工,如大理戴卡年产 300 万只铝合金轮毂项目,实现 “铝水不落地” 加工。
特色产业突破:
生物医药:滇中新区推动大益生物科技园、康乐卫士等项目,疫苗批签量居全国前列。
高端装备:昆明机床厂整体搬迁升级,昆船智能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产值占全省 60%。
未来趋势: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
技术升级:推动数字化转型,如云南白药构建 “数智中心”,昆船智能实现 5G 智慧工厂应用。目标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 1.5%,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0.6 件。
绿色转型:推进 “绿电 + 先进制造” 全链条升级,如永仁县 “电源 + 储能” 一体化项目年输送 14 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助力 “双碳” 目标。
开放合作:依托中老铁路拓展东南亚市场,2025 年前两个月对东盟出口增长 3.1%,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增长 13.3%。同时,建设中老磨憨 — 磨丁经济合作区,探索 “研发在沿海 + 生产在边境 + 销售在东南亚” 模式。
挑战与应对
尽管云南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技术人才短缺、产业链配套不足等问题。为此,云南通过实施制造业根基工程,计划到 2025 年培训 10 万人次技能人才,并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此外,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地。
云南正以绿色能源为底色,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有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