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池行业,有核心竞争力的潜力股,谁有可能是下一个天际?
发布时间:2025-11-13 12:37 浏览量:4
结合最新政策导向与技术突破,以下从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新型材料三大赛道,筛选出5家股价低、技术壁垒突出、商业化确定性高的潜力标的,其成长逻辑与天际股份(六氟磷酸锂)、天赐材料(电解液)的爆发路径高度相似:(仅供参考)
一、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的“城市矿山”龙头
核心竞争力:构建“电池回收-材料再造”闭环产业链,锂回收率>96.5%、镍钴回收率>99.5%,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签订定向循环协议,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回收量达3.66万吨(同比+59%),2025年产能规划达10万吨/年 。
政策红利:《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于2025年10月定稿,明确对回收企业给予每吨1000-1500元补贴,格林美作为头部企业有望获得20%以上市场份额,预计2025年补贴增厚净利润0.5-0.8亿元。
技术突破:开发CTP除胶智能拆解技术,日处理电池包能力提升4倍;三元/磷酸铁锂黑粉高温活化工艺降低锂提取成本30%,已通过特斯拉电池材料认证 。
业绩弹性: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9.37亿元(同比+31.89%),净利润3.10亿元(同比+52.99%),印尼镍资源项目贡献显著(前三季度镍金属出货7.99万吨,同比+151%) 。当前股价8.20元(PE 18倍),显著低于锂电材料板块平均估值(PE 25倍) 。
二、大东南:固态电池隔膜的“隐形冠军”
技术壁垒:国内唯一量产氧化锆陶瓷复合隔膜的企业,抗拉强度达200MPa(传统隔膜仅80MPa),通过德国VDE0510防火认证,可承受300℃高温,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产能布局:建成5000万㎡/年固态电池隔膜产线,越南2条产线直供松下、LG新能源,2025年全球市占率目标30%。铝塑膜产能2亿㎡/年(国内第一),已进入宁德时代半固态电池供应链测试阶段。
订单突破:与奇瑞、吉利达成合作,固态电池隔膜进入送样测试阶段,并获得小批量订单意向。军工薄膜订单2025年同比增长200%,毛利率高达40%,成功切入低空经济赛道。
业绩拐点: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9.39亿元(同比-3.83%),但净利润1205.85万元(同比+158.98%),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BOPP电容膜(占营收33.84%)和军工业务贡献。当前股价3.71元(PE 15倍),较锂电隔膜龙头恩捷股份(PE 18倍)折价16.7%。
三、杉杉股份:硅基负极的“技术先锋”
技术突破:全球首创CVD纳米硅碳技术,将硅颗粒尺寸控制在纳米级,搭配流态化碳包覆工艺,解决硅膨胀难题。产品已通过特斯拉4680电池验证,并进入蔚来ET9、小鹏G9等车型供应链,硅含量30%的硅碳负极循环寿命超1500次(行业平均1000次) 。
产能释放: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已投产,2025年月出货量超800吨(30%供应固态电池客户),2026年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100亿元,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30% 。
专利壁垒:硅基材料相关专利超百件(近半已授权),10项PCT国际专利布局美欧日韩,构建全球知识产权护城河 。
估值优势:当前股价较锂电负极龙头璞泰来(PE 20倍)折价40%,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驱动业绩高增长 。
四、江苏国泰:固态电解质的“材料新星”
技术卡位:子公司瑞泰新材是国内唯一量产**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的企业,该材料是固态电解质核心成分,1GWh半固态电池需214吨,成本较行业低30%,已批量供应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
产业协同: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泰瑞联腾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领域取得突破,高纯硫化锂制备成本降低80%,20Ah电芯进入试制阶段,预计2026年实现千吨级量产 。
产能扩张:电解液全球产能50万吨/年(2025年),波兰4万吨项目已投产,强化欧洲市场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与储能、消费电子需求结合,适配充电桩快速增长(2025年1-7月新增48.3万个,同比+62%) 。
估值修复:当前股价6.89元(PE 10倍),较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PE 18倍)折价44%,固态电解质量产将重塑估值 。
五、诺德股份:复合集流体的“技术标杆”
技术突破:首创“高分子载体+电沉积”工艺,开发6-8μm复合铜箔/铝箔,抗拉强度达200MPa,耐腐蚀性优于传统集流体(85℃电解液浸泡120小时无异常),适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 。
客户认证:复合集流体已通过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试,进入量产送样阶段。与宁德时代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享“预锂化技术”专利,2026年独家供应其储能电池复合集流体需求的30%。
产能规划:2025年复合集流体产能1亿㎡/年,规划2027年扩至5亿㎡。依托铜箔主业设备优势,单平成本较行业低10%,毛利率稳定在35%以上 。
成长空间:当前股价7.73元(PE 15倍),较锂电集流体龙头鼎胜新材(PE 20倍)折价25%,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驱动业绩增长。
六、科达制造:锂云母提锂的“技术标杆”
技术突破:全球首创锂云母焙烧隧道窑技术,锂转化率达93%以上,天然气单位消耗较传统回转窑降低40%,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参股蓝科锂业(持股48.58%)拥有4.1万吨/年碳酸锂产能,2025年上半年贡献投资收益1.68亿元。
产能协同:依托陶瓷机械主业设备优势,为永兴材料、威领股份等提供整线锂云母提锂解决方案,2025年锂电装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8% 。
政策协同:江西省将锂云母提锂纳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科达制造获专项补贴1.5亿元,加速技术产业化 。
七、沧州明珠:钠电隔膜的“产能黑马”
技术适配:湿法隔膜孔径(0.05-0.1μm)精准匹配钠离子传输需求,已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钠电池中试,2025年钠电专用隔膜产能占比提升至25% 。其涂覆隔膜技术可提升钠电池循环寿命至5000次以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产能扩张:2025年湿法隔膜总产能达15亿平方米(全球前五),其中钠电专用产线3亿平方米,规划2027年扩至10亿平方米。与中科海钠签订5年供应协议,订单覆盖其储能电池隔膜需求的50%。
成本控制:通过原材料自供(BOPA薄膜产能8万吨/年)和工艺优化,单平隔膜成本较行业低10%,毛利率稳定在35%以上。
八、双环科技:固态钠电池的“材料新星”
技术壁垒:与中国钠电集团联合研发固态钠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循环寿命超8000次,已送样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测试。其“碳酸钠-正极材料”一体化生产模式降低成本15%,2025年中试线投产。
产能储备: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钠(纯度99.99%)已通过中科海钠认证,规划2027年扩至20万吨。与比亚迪签订纯碱供应协议,2025年供货量1.5万吨,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政策协同:湖北省将固态钠电池纳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双环科技获专项补贴1.2亿元,加速技术产业化。
这些标的均处于电池行业技术变革的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客户绑定深、产能扩张明确,有望复制天际股份、天赐材料在锂电周期中的爆发路径,建议投资者在股价回调时适当关注。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只是记录个人对市场的理解和看法,仅作为分享和交流,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理解支持和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