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撷英·第八期|《雁荡镇志》(雁荡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林宏伟主编)
发布时间:2025-10-31 16:54 浏览量:4
文献撷英
《雁荡镇志》(雁荡镇志编纂委员会编,林宏伟主编)
索书号:K295.55/4432
馆藏地点:乐清市图书馆二楼乐清文献交流中心
文献简介
《 雁荡镇志》是乐清市雁荡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镇志。
雁荡镇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的核心地带,早在唐宋时期就设有白溪驿,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本志下限至2022年末,设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名胜古迹、党政群团、旅游产业、农林牧渔以及方言歌谣、艺文、人物等14个篇章。本志记述客观详尽,为后人了解雁荡历史、研究地方发展提供珍贵资料。
文献选摘
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镇域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
(一)银杏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镇内有百年古树一株,生长于灵岩寺,为人工栽培。树高25~30米,胸径65厘米,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并呈深裂。叶扇形,顶端2裂,基部楔状,互生。雌雄异株,雄球花4~5朵呈长圆形下垂,雌球花顶端具1~2盘状珠座,花期4一5月。种子核果状,椭圆形,9—10月成熟。
(二)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镇内有野生群落约20株,分布于灵岩景区海拔100米的潮湿环境中。树高约15米,胸径10~20厘米,树冠倒卵形。树皮红褐色,多枝互生。叶条形微弯,先端尖,螺旋状排列。雌雄异株,雄蕊6-14集成头状,雌花胚珠呈淡红色卵形。花期5一6月,种子坚果状,卵形微扁,种皮淡红色,9月成熟。
(三)水杉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20世纪50—60年代引种于镇域,现作行道树或群植,长势迅速。树高15米,胸径25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交互对生,呈羽状。雌雄同株,单性,雄球花单生于枝顶和侧方并排列成总状花序,雌球花单生于上年生枝顶。花期2月,球果11月成熟。
(四)苏铁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镇内栽培历史近百年,生长良好,现有大树高达10余米,胸径超过1米。叶羽状,长约1.5米,厚革质坚硬,羽片条形,边缘吸卷。雌雄异株,雄球花长圆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花期6—8月,种子卵形微扁,10月成熟转红色。
(五)伯乐树伯乐树科钟尊木属落叶乔木。灵峰景区有引种栽培数株,生长适宜。植株高大,树皮灰白色平滑。单数羽状复叶长达80厘米,小叶3~6对,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9—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花粉红色,直径约4厘米,钟萼形,雄蕊5—9枚。蒴果红色椭圆形,果皮木质。花果期5一7月。
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镇域内有1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灵峰景区、真际林区等地。
(一)灵峰景区分布的物种
1.福建柏常绿乔木,高约20米,胸径25厘米。有野生群落10多株,生长于萌凉环境。叶交叉对生,瓣片状。雌雄同株,花期3一4月,球果10—11月成熟。
2.鹅掌楸落叶乔木,高10米,胸径15厘米。叶形似马褂状,4~6裂。间生于风景林中,环境良好。
3.连香树落叶乔木,植株高大。树皮灰色或棕灰色,小枝无毛。叶纸质宽卵形。系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4.半枫荷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树皮灰白色,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叶片长圆状卵形,边有锯齿。系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二)真际林区分布的物种
1.厚朴落叶乔木,高约12米,胸径约17厘米。树皮厚灰色,叶片大倒卵状椭圆形。野生状态,分布较广,生长良好。
2.浙江楠常绿乔木,树皮淡黄褐色。混生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中,偶有小群落,生境良好。
3.榉树落叶乔木,高约20米,胸径约55厘米。以小群落形式生长,立地环境优越。
4.毛红椿落叶乔木,高约15米,胸径约20厘米。野生状态,数量较多,生长良好。
5.花榈木落叶乔木,高约11米,胸径约15厘米。林中偶见,生境适中。
(三)其他区域分布的物种
1.樟树常绿大乔木,高约25米,胸径约1.2米。镇域各地均有野生和栽培,古树众多,生长适宜。
2.喜树落叶乔木,高约25米,胸径约55厘米。镇域道路两旁及各景区均有栽培,以大树为主,树龄均数十年,生长良好。
3.榧树常绿乔木,平均高12米,胸径约14厘米。见于飞泉林区,零星生长。
上述保护植物中,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真际林区,以厚朴、毛红椿等为主;人工引种较为成功的有连香树、金钱松等;樟树则是分布最广、生长最好的物种。
三、特有植物
镇域内有9种特有植物,包括乔木、蕨类和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均为模式标本采自雁荡山并以雁荡命名的特有种。
(一)乔木类
1.雁荡三角槭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为三角槭的变种。树高18米,胸径60厘米。叶对生,单叶掌状3裂,花期4月,翅果10月成熟。标本采自真际林区,生长于半荫湿润透气环境。
2.雁荡雪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为雪梨变异种。树高3~5米,胸径20厘米。花白色,呈伞形总序花序,果实有褐色斑点,8一9月成熟。
3.雁荡毛峰茶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原产于龙湫背、兜率洞。单叶互生,叶有锯齿,花两性单生叶腋。因特殊地理环境,制成的茶叶味道独特,现广泛栽培。
4.雁荡润楠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小枝黑褐色,叶集生于枝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1982年,在灵岩景区发现2株。
(二)蕨类植物
1.雁荡莲座蕨 莲座蕨科观音莲座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约1米,叶片长45~60厘米,宽65~70厘米。原产于镇内山崖,现多有栽培。
2.雁荡毛蕨金星蕨科毛蕨属。植株高约60厘米,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危崖石缝中。
3.雁荡马尾杉 石杉科石杉属。植株高20厘米,标本采自显胜门石壁上,海拔60米处,雁荡镇域多有分布。
4.雁荡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株高约60厘米,分布于海拔100米的石缝中。
(三)观赏植物
雁荡素兰兰科兰属草本植物,为建兰品种。原产于镇内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崖,据传于清末在雁荡山发现。叶3~5枚簇生,花纯黄白色,香气清幽。现为温州地区广泛种植的传统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