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国内电动自行车品牌及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概况
发布时间:2025-08-05 12:49 浏览量:12
这些品牌的排名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市场变化而有所变动。在选择电动自行车时,除了考虑品牌声誉外,还应该结合个人需求、预算以及产品的具体配置和性能进行选择。
电动自行车作为融合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以蓄电池为辅助动力源,在传统自行车架构基础上,集成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控组件以及显示仪表系统。
从动力电池视角审视,当前铅酸电池在市场保有量上占据主导,而磷酸锰铁锂电池凭借优越的能量密度、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相对亲民的成本,正引领电动车锂电化转型潮流,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向。
自新国标实施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今步入品牌深度竞争阶段,产品迭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路径迈进。市场竞争维度已从单纯的外观设计、电池选型、价格博弈,逐步拓展至续航能力、多元功能配置等全方位较量,推动行业持续创新。
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动力心脏”,电池产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2023 年我国铅产量跃升至 756.4 万吨,年同比增幅达 11.2%,为铅蓄电池生产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回溯至 2021 年 1 - 8 月,我国铅蓄电池产量高达 15518.7 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 18.7%,展现出强劲的产业活力。
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统计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飙升至 480GWh,同比劲增 20%,彰显其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核心地位。
在电装部件体系中,电机同样举足轻重。伴随生活品质提升,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以及电动车等终端产品需求上扬,微特电机在传统应用领域稳健增长。2023 年,中国微特电机市场规模攀至 1947.6 亿元,且市场增速保持平稳,为电动自行车产业上游注入持续动力。
中游环节聚焦整车研发与制造厂商,其肩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职责,涵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营销以及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坚等关键领域,具备显著的资本密集特性,对规模经济效益敏感度高。
全球视野下,2023 年电动自行车总体出货量攀升至 6740 万辆,年同比增长 4.5%,尽管总体增长幅度三连降,但市场规模依旧可观。
中国作为全球电动自行车产业核心阵地,既是最大生产国,亦是最大消费国。2023 年国内销量高达 5520 万辆,占据全球份额的 81.9%,产业集中度颇高。
国内市场格局呈现规模化寡头态势,政策收紧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攀升。雅迪、爱玛两大巨头领跑,2022 年市占率分别达 27%、21%。
2018 年《新国标》政策落地,触发非国标车替换浪潮,为市场注入 3 - 5 年增长动力。当下,随着政策红利渐消,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回归常态替换与少量新增格局。
在 C 端消费市场,线下购买依旧是主流消费模式,线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成为购车首选渠道。细分价格区间,4000 元以下传统品牌雅迪、爱玛、台铃优势显著;4000 元以上乃至 7000 元以上高端、超高端市场,九号品牌脱颖而出。
随着短途配送服务业的成熟,共享经济消费习惯的深入,以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投放为主的B端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逐渐变化,未来将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B 端市场层面,伴随短途配送服务业成熟与共享经济兴起,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投放需求激增,消费结构深度调整,成为行业新兴增长引擎。共享电单车虽处早期发展阶段,但在“双碳”政策与疫情影响下,各大平台加速投放,为产业产销增长赋能。
于国际市场,“碳中和”大势下海外电动自行车需求升温,中国本土市场新车销量渐趋平稳,出海成为企业战略必选项。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电动自行车整车出口量达 1504.3 万辆,出口额 320.5 亿元,同比下滑 6.6%与 9.3%,下滑速率放缓,出口规模前四省份均达百万级,未来有望步入稳定增长轨道。
· 海外拓展机遇: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于 2023 年超 4 亿辆,人均拥有量趋高,增长空间收窄;反观海外市场需求上扬,为中国企业开启新增长通道。雅迪、爱玛等传统品牌,九号、小牛等新兴力量,乃至 Ebike 潮流催生的新品牌,纷纷布局海外,探寻发展新契机。
· 政策引领创新:国家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发展,已颁布 5 项国家标准、3 项强制标准、2 项推荐标准以及 5 项行业标准,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与行业健康。即将出台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将填补锂电监管空白,强力助推电动自行车锂电化、轻量化转型,驱动技术革新。
· 智能网联进阶: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深度嵌入,IoT 技术赋能车辆与智能设备互联,无钥匙解锁、手机 APP 互联、远程开锁与钥匙分享、OTA 升级等已成头部品牌标配。展望未来,汽车行业集成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架构等前沿技术将融入电动自行车领域,实现车联网、远程控制 OTA、部分辅助驾驶等功能,引领下一代智能化变革。
目前,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庞大,快递外卖群体高频次使用, “人车同屋” 、在通道走道充电停放等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火灾风险仍将长期影响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此,我国出台了多项法规政策规范充电、促进换电设施合规安装。国家政策的逐渐完善,将有助于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稳健发展,进一步为解决用户充电安全助力。
电动两轮车是指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或其他电动推动马达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电动两轮车的换电服务指的是为广大两轮电动车出行用户提供电池更换服务。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用于生产电池和换电柜的电芯、电子元器件和钣材等原材料厂家,以及电池和换电柜的工业制造厂商,中游主要为软件开发和运营,下游为以骑手等即时配送员为主的终端客户。整体产业链较长,涵盖硬件研制、软件开发及运营等。
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下游主要为即时配送行业,在即时配送行业的迅猛发展背景下,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需求亦将不断增长。对于骑手而言,其对电动两轮车使用频率、电池续航、动力、稳定性、充电频率、充电安全均要求较高,对换电服务需求较强。2023年我国即时物流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
1.宁德时代: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
2.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
3.恩捷股份:高性能湿法隔膜以及高端功能涂布隔膜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4.天齐锂业:锂行业中产量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5.华友钴业: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之一,钴化学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6.赣锋锂业:全球第三大及中国规模最大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
7.璞泰来:专业的锂电池材料及工艺设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8.国轩高科:动力锂电车行业领先者。
9.德方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导电液,宁德时代优秀供应商。
10.杉杉股份:主营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的大型企业。
11.当升科技:国内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
12.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专业生产氢氧化锂,宁德时代为二股东。
13.石大胜华: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碳酸酯类产品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14.盐湖股份:盐湖提锂行业龙头。
15.亿纬锂能:行业领先的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16.天赐材料:锂电池材料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17.盛新锂能: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电池级碳酸锂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18.联创股份:聚氨酯新材料技术处于领先优势。
19.天际股份: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的产品为六氟磷酸锂。
20.长远锂科:三元正极材料产品为下游市场广泛认可,具有业内领先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