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威士忌的兰州富豪,如今意外套现14.7亿,鸡尾酒大王前途成谜
发布时间:2025-10-13 06:30 浏览量:9
鸡尾酒作为舶来品,刚来中国时日子很不错。
1997年,全球四大烈酒公司之一的百加得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第一次把预调鸡尾酒冰锐带到了中国
作为低度饮料酒,冰锐虽然比不上手工鸡尾酒的复杂风味,但胜在快捷,很快就在上海各大夜场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洋酒太烈,饮料偏甜,冰锐的拥趸就喜欢这似酒非酒的调调。
进入21世纪之后,本以为可以继续扩大市场的冰锐却迎来了一众国产对手,其中同在上海的锐澳(RIO)更是在各处针锋相对。
锐澳的老板刘晓东,之前压根没有跟酒相关的经验,而是靠烟用香精发家。
因为招待客户的缘故,刘晓东自然知道冰锐销量不错。再一研究,发现这预调鸡尾酒没什么门槛。
烟酒自古不分家,刘晓东很顺利地成立了锐澳,拿到了市场的入场券。
但这时,所有的鸡尾酒玩家却发现,往日灯红酒绿的夜店,却不再是赚钱的舒适区。
一众高端啤酒品牌靠着促销攻势,直接把战火从餐饮店烧到了娱乐业。
2008年,冰锐在上海夜店的销售额历史最低。
这样的洋品牌都被冲的七零八落,更不用说毫无品牌根基的锐澳了。
在创下了2500多万的负债后,锐澳这个“包袱”被甩了出去,以100元“价格”卖给了刘晓东和其他16个股东。
这是个什么操作?
原来刘晓东的香精业务做的相当不错,眼瞅着就能上市了,自然不能把锐澳这个“赔钱货”放在篮子里。
不想放弃鸡尾酒的刘晓东,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
起初是冰锐率先从夜场抽身,一头扎进电商,还把价格砍到10元区间。销量随即如火箭般蹿升,一年狂销3000万瓶的数据,引发了一场行业地震。
渠道不对,努力白费。
刘晓东和锐澳迅速跟进,火速铺货电商,2010年冰锐总算是扭亏为盈。
这个时候,鸡尾酒玩家都醒悟过来,过去是自己太局限了,只盯着夜店这点地盘。
除了线上,广阔的线下零售渠道才是大有可为的地方。
冰锐和锐澳之间的搏击,从夜店的促销点发展到了商超渠道。
不过两家的玩法大不相同。
作为国际品牌,冰锐玩的是“大经销制”,一个区域交给一个大经销商,然后大经销商再去发展下面的二三级经销商。
这套打法在初期势如破竹,一线城市核心商超的货架迅速被冰锐占领。
而锐澳的玩法,是一个城市就一个经销商。
城市经销商需要全渠道的能力,但这种全能型经销商往往少之又少。
所以锐澳线下的铺货速度要远远落后于冰锐。
因为都是预调酒,二者在受众上高度重叠,这也就直接决定了营销战略上的无限趋同。
首先出击的是冰锐。
2012年的《爱情公寓3》,男女主角中聚会时拿着的就是各种颜色的冰锐,相信很多80后观众也是通过这部剧对冰锐产生了好奇。
锐澳很快就出现在了电视剧《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中。还邀请了周迅担任品牌代言人,进一步提升了RIO的市场知名度。
锐澳还狠砸大火的综艺娱乐节目,每一集《跑男》上的冠名和植入更是铺天盖地。
谁的反应快,出手准,抢到的媒体资源多,谁就更有优势。
反观冰锐,不仅在媒体上没有了声音,偏偏渠道上也出了大问题。
冰锐对经销商渠道管控的影响力小,导致各地串货严重,价格混乱真假难辨,很多经销商纷纷退网。
刘晓东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借助着冠名热度,锐澳一口气拿下了40%的商超货架。
到2014年,锐澳更成了预调鸡尾酒的代名词。
谁也没想到,五年时间刘晓东竟然点石成金——把一家债台高筑的酒厂变成了行业龙头。
不得不说,刘晓东还是一些真本事。
更妙的操作还在之后,2014年9月,上市公司百润股份发布公告:将以55.63亿元的对价收购刘晓东等人持有的巴克斯酒业100%股权。
百润股份就是刘晓东的香精公司,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有了鸡尾酒业务的支撑,百润股份的股价节节攀升,刘晓东的身家也超过了80亿。
当初卖出只有100元,五年之后买入却成了天文数字。
这样的生意头脑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刘晓东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战成名。
可预调酒也有行业周期,一夜间火起来的市场热度,几乎也在一夜间散去了。
2016年,停产、裁员成为行业最常见的话题,和锐澳打了多年的冰锐更是彻底退出市场。而百润股份同样不好过。
营收同比下滑了60%多,只有9.25亿元,净利润更是亏损1.47亿元。
就连当初收购时做出的业绩承诺也连续两年没有完成。
不过鸡尾酒业务下行对于刘晓东而言,只能算是暂时的业务调整。
很多人以为锐澳击败了冰锐,就等于撼动了百加得,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解。
百加得究竟是何等存在? 这个成立于1862年的家族企业,拥有从朗姆酒到威士忌、从金酒到龙舌兰的完整产品矩阵,旗下品牌超过200个,其业务根基深植于全球烈酒体系的土壤之中。
刘晓东的注意力早已越过五彩斑斓的预调酒瓶,投向了更遥远、也更凶险的战场。
他的终极梦想,不是做“中国的冰锐”,而是要打造一个能与百加得比肩的烈酒帝国。
这就是为什么在锐澳巨亏的2017年,百润却宣布进军烈酒市场,投资5亿元在四川邛崃兴建威士忌生产基地。
2020年,百润股份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0亿元,用于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
2021年,百润股份再次为“麦芽威士忌陈酿熟成项目”发行了11.13亿元可转债。
不同于作为快消品的鸡尾酒,一桶上好的威士忌,需要至少三年的陈酿期。
在酝酿了8年之后,2025年6月,刘晓东的崃州威士忌终于面市。
但此时国际巨头也来了,保乐力加扎根四川峨眉山、帝亚吉欧落子云南洱源湖畔。
此外诸如泸州老窖、洋河、郎酒、古井贡等白酒巨头携雄厚资本与渠道优势强势跨界,准备来威士忌的500亿市场分一杯羹。
僧多粥自然少,威士忌在中国,未来很显然有几场仗要打。
最后再说回锐澳鸡尾酒。作为中国预调鸡尾酒市场的绝对龙头,锐澳的市占率已经接近70%。
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期后,锐澳从2018年开始一路回升,2023年的业绩更是高达28.84亿元。
刘晓东更以145亿人民币财富位列当年《胡润百富榜》第388位,也是当年的兰州首富。
不过让百润股民绝望的是,跟十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情发生了。
2024年全年下滑8.81%后,2025年上半年,鸡尾酒销量同比下滑12.68%。
现如今,低度酒市场增长主力变成了果酒、茶酒,作为曾经的“低度酒王者”,预调鸡尾酒正在正一步步被边缘化。
现如今的年轻人,更青睐口感层次更丰富的精酿。
股民们希望刘晓东能再次力挽狂澜,但最新的消息却是刘晓东转让了6300万股百润股票,转让价款为人民币14.7亿元。
当鸡尾酒再次面临周期轮回,这位曾创造百倍回报的商人却选择部分离场。
这是战略转移还是信心动摇?这是资本避险操作,还是为威士忌战役储备弹药?
其中原因外人无从知晓,但刘晓东的“中国百加得”野心,却就此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