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芭传媒解约风波:55万违约金与1.2亿股权冻结的真相揭秘
发布时间:2025-09-29 17:58 浏览量:9
我从来没想过,居然因为一条短视频赔了55万!最近,一名前丝芭传媒的女团成员在社交媒体上感慨着。这事不是个例,而是最近丝芭传媒的一些解约纠纷的真实写照。
稍微查了下天眼查,发现丝芭传媒跟前成员陈泓宇的合同纠纷案是最近宣判的案例。原告让被告支付150万的违约金加5万的律师费,结果法院最后只判了55万。法院判断,陈泓宇在合同期限内通过其他渠道赚了钱,算是根本违约。
这事儿在娱乐圈并不稀奇,已经出现了不少解约潮的现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丝芭传媒已经有至少4起解约诉讼,涉及周诗雨、张润等多位前成员。今年6月,SNH48的周诗雨和GNZ48的张润还曾发布长文宣布解约,现在三起合同纠纷案也定于11月19日开庭。
有人评论这真是"违约金收割机"呀!但业内律师认为,丝芭传媒并不是随便索赔的,有其依据。拿陈泓宇案来说,法院的判决书很明确,他在平台上擅自发布了含有个人肖像的图片和视频,违反了合约里的专属管理权条款。
丝芭传媒的解约纠纷并不稀奇,这在行业内普遍存在。2021年,另一个黄某某和丝芭传媒的合同纠纷把违约金从1000万降到350万,确立了"信任基础"这一合约的重要原则。
解约纠纷上热搜的同时,丝芭传媒的股权冻结消息也炒得火热。就在7月10日,丝芭传媒又发布了几条股权冻结信息,涉及数额超过1.2亿。
有人在网上质疑,这对公司会产生影响吗?但粉丝的反应却很淡定。一位资深粉丝说,股权冻结只会限制股东的资产处置,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偶像活动没啥影响。
其实,确实是这样。丝芭传媒的核心业务——偶像养成和粉丝运营,依然在正常运作。比如8月3日的"青春盛典"筹备得热火朝天。一位粉丝甚至表示,只要偶像能上舞台,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更让人惊讶的是,解约风波似乎没有影响艺人的发展。鞠婧祎虽然与丝芭传媒的合约纠纷还没完全解决,但已经和顶级经纪人合作,出现在米兰时装周上,得到了FRED斐登品牌的关注,大家都觉得这是她发展的新起点。
丝芭传媒的内忧外患并没有搞乱其核心业务,反而显示了公司成熟的运营模式。
这场解约风波也反映出整个娱乐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过去那种艺人在公司“养大”后再“出走”的模式,似乎不再适用了。
以前是“养大了再放走”,现在变成了“养大了也要留”了。业界人士分析,丝芭传媒的解约诉讼其实是对艺人“专属管理权”的坚持。对艺人来说,解约并不是结束,而是转型的开始。
像鞠婧祎、苏杉杉这些前成员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解约后,他们都在寻找更优质的发展机会。苏杉杉自2024年7月起诉丝芭传媒以尝试解约,而鞠婧祎则通过签约顶级经纪人,开启了高端资源的新路。
值得一提的是,丝芭传媒并不是光靠“强硬”来应对。这和袁一琦合作的“分约天娱传媒”模式,展示了公司在双平台发展上进行的探索。这样既保留了丝芭传媒的核心资源,又为艺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行业正在从“单向绑定”向“双向选择”发展,解约不再意味着失败,而是艺人价值的再评估和定位。这让人感觉这场生态演变很有意思!
解约风波仍在继续,丝芭传媒能否在“养大了也要留”和“养大了也能放”之间找到平衡?艺人解约后,是会跌落深渊还是华丽转身?这不仅是丝芭传媒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整个娱乐行业共同面对的新挑战。
对于这场解约风波,你怎么看呢?是支持公司坚持合约,还是理解艺人追求更好发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