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投资主线定了?固态电池接棒AI,10家核心标的拆解(附名单)

发布时间:2025-09-10 22:22  浏览量:15

当AI的投资热度还在蔓延,资本市场已悄然将目光转向另一条高景气赛道——固态电池。9月以来,万得固态电池指数逆势上涨超11%,先导智能、天赐材料等标的涨幅突破30%,背后是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天花板”与新能源产业“安全刚需”的矛盾,而固态电池凭借“更高安全、更长续航”的特性,成为产业突围的关键。更关键的是,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将全固态电池纳入前沿技术支持,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这条赛道或成为9月乃至四季度的投资主线。

一、设备端:量产“先行官”,订单确定性最强

固态电池要落地,先看设备能不能跟上。目前多家电池厂已启动中试线建设,设备端作为“产业链卖铲人”,率先迎来需求爆发,且业绩兑现周期最短。

1. 先导智能:全球固态设备“无对手”

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工艺——从干法电极制备到硫化物电解质膜成型,再到等静压封装,所有核心设备均实现自研。2025年1-5月,其固态设备新签订单达4-5亿元,客户覆盖宁德时代、辉能科技等头部企业,甚至拿下欧洲某车企中试线订单,交付12英寸电解压膜机、等静压叠片机等核心设备。更值得关注的是,固态电池设备的单车价值比传统锂电设备高30%以上,这意味着同样的产能规模,设备商能赚更多利润,后续随量产线落地,业绩增量清晰可见。

2. 赢合科技:中试线订单“破冰”

赢合科技今年推出的“干法+等静压”整段解决方案,已成功中标广汽昊铂MW级固态电池中试线,合同额1.5亿元。这不是偶然——其固态湿法涂布设备、电解质转印设备已通过国内头部电池厂验证,能解决固态电池生产中“电解质均匀涂覆”“电芯一致性”等核心难题。对设备端来说,中试线订单是量产订单的“敲门砖”,赢合科技的突破,意味着它已进入头部电池厂的供应链备选名单,后续增长值得期待。

二、材料端:多路线“卡位战”,谁先量产谁赢

固态电池的技术核心在材料,但目前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条路线尚未定局,企业都在“多线押注”,现阶段的关键是“谁能先从送样、小批量走向量产”。

1. 电解质:固态电池的“心脏”

- 天赐材料:同时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两条路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已进入中试阶段,正在配合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做材料验证。虽然还没产生收入,但能在两条路线上同时推进,说明其技术储备深厚,一旦某条路线成为主流,能快速切换产能;

- 新宙邦:通过参股公司新源邦实现“差异化卡位”——氧化物电解质量产供应,硫化物、聚合物小批量出货,相当于“既抓住当下量产的红利,又布局未来技术”。这种策略能降低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适合稳健型布局;

- 容百科技:押注硫化物路线,其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预计今年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投产。更关键的是,容百科技还能提供“固态正极+电解质”的配套方案,比如高镍正极已实现吨级出货,能适配400Wh/kg的电芯,这种“材料协同”能力,能让它在后续竞争中更有优势。

2. 正负极:适配固态电池的“基础工程”

- 正极:当升科技的固态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已切入比亚迪、一汽供应链,这类材料能解决传统正极与固态电解质“兼容性差”的问题;容百科技的富锂锰基材料拿到批量订单,能量密度比传统高镍正极高20%,是未来高续航电芯的核心;

- 负极:贝特瑞推出行业首款锂碳复合负极,体积膨胀率低于5%(传统硅碳负极超20%),已获宁德时代认可;杉杉股份的石墨/硅碳负极通过多轮测试,能匹配不同技术路线的固态电池,客户覆盖广。

三、电池端:中试转量产“倒计时”,2027年是关键节点

电池厂是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动机”,目前头部企业已明确量产时间表,2027年或成全固态电池“从小批量到规模化”的转折点。

1. 宁德时代:行业“锚点”,2027年小批量生产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动作直接影响行业节奏。它采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策略,凝聚态半固态电池已装车理想MEGA,续航超1000公里;全固态电池明确2027年小批量生产,目标能量密度500Wh/kg。对投资者来说,宁德时代的价值在于“稳”——即使技术路线有变动,它也能凭借资金和研发实力快速调整,是固态电池赛道的“压舱石”。

2. 亿纬锂能:瞄准高端场景,差异化突围

亿纬锂能成都固态电池基地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300Wh/kg,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场景。这类场景对成本敏感度低,但对安全性、能量密度要求高,能让亿纬锂能避开消费级市场的“价格战”,先在细分领域实现盈利,再逐步向新能源汽车渗透,这种“差异化路线”风险更低。

3. 国轩高科:中试良率超预期,量产线加速

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中试线良率达90%(行业平均80%左右),已启动量产线设计,准固态电池计划年内批量装车。良率是固态电池降本的关键,国轩高科能在中试阶段实现高良率,说明其工艺成熟度高,后续量产时成本下降速度可能比预期快。

四、10家核心标的全梳理,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

为方便投资者把握机会,精选10家固态电池产业链核心公司,涵盖设备、材料、电池全环节,兼顾成长性与确定性:

公司名称 核心逻辑 关键优势与进展

宁德时代 行业龙头,技术+产能双领先 凝聚态半固态电池已装车,全固态2027年小批量生产,绑定丰田、奔驰等国际客户,抗风险能力强

先导智能 固态设备全球龙头,订单确定性高 交付全球首条固态中试线,2025年固态设备订单4-5亿元,客户覆盖国内外头部电池厂

天赐材料 电解质多路线布局,中试进展快 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同步推进,硫化物进入中试,配合头部电池厂验证,技术储备深厚

新宙邦 电解质“量产+布局”双管齐下,风险低 参股公司氧化物电解质量产,硫化物/聚合物小批量供应,适配不同技术路线,稳健性强

容百科技 正极+电解质协同,硫化物中试线即将投产 高镍正极吨级出货,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Q4竣工,2026年投产,材料协同能力强

当升科技 固态正极龙头,客户覆盖广 固态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切入比亚迪、一汽,市占率全球28%,产品适配性强

贝特瑞 负极技术领先,锂碳复合负极获认可 行业首款锂碳复合负极,体积膨胀率

亿纬锂能 高端场景突围,量产基地落地 成都基地“龙泉二号”下线,能量密度300Wh/kg,瞄准机器人、低空经济,差异化优势明显

国轩高科 中试良率高,量产线加速推进 “金石电池”中试良率90%,启动量产线设计,准固态年内装车,工艺成熟度高

杉杉股份 负极客户覆盖广,适配多路线 石墨/硅碳负极通过多轮测试,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能匹配不同技术路线,风险低

五、投资提醒:把握节奏,规避3大风险

固态电池赛道虽好,但仍需理性布局:

1. 短期看设备:设备端订单确定性最强,业绩兑现快,适合短期布局;

2. 中期盯材料:关注电解质、正负极的量产突破,谁先实现规模化供货,谁就能抢占先机;

3. 长期靠电池:2027年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后,电池厂的规模化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关键。

同时要规避风险:技术路线变动(比如硫化物路线被氧化物取代)、良率爬坡不及预期(导致成本降不下来)、产能过剩(未来3-5年可能出现设备或材料产能过剩)。建议分散配置产业链不同环节,降低单一标的或环节的风险。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固态电池能接稳AI的“接力棒”吗?如果只能选一家公司布局,你会选设备、材料还是电池环节?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