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

发布时间:2025-09-09 20:38  浏览量:15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其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比肩磷酸铁锂电池;支持峰值5C的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规划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开启批量化量产。

钠新电池

2025年9月5日,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通过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

1、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

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200 - 300Wh/kg,磷酸铁锂电池约为 150 - 200Wh/kg;而钠离子电池现阶段能量密度约为 100 - 160Wh/kg ,相对较低,在对能量密度要求极高的长续航电动汽车等应用场景中,锂离子电池更具优势,但钠离子电池在低速电动车、两轮车及部分储能场景中,基本能满足需求。

钠离子电池快充性能接近锂离子电池,15 - 30 分钟可充至 80%,且低温性能突出,在 - 30℃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超 90%,无需额外加热,在北方寒冷地区及户外储能场景中优势显著。

(1)传艺科技

公司新能源板块主营业务为钠离子电池产品以及正、负极、电解液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体包括圆柱型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低速电动车等领域)、方型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车辆、储能等领域)等。

2025年度上半年,钠离子电池系统及其材料营收1099万元,营收占比1%。

(2)鹏辉能源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锂铁电池、锂锰电池、锌空电池等)、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普利特

子公司海四达负责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从事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固态电池及系统集成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通信、储能、二轮车、低空飞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领域。

在鑫椤咨询发布的 2025 年 1-6 月国内钠离子电池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4。

(4)维科技术

公司在南昌基地建成了两条全自动钠电生产线,年产能达 2GWh,积极推动钠电池在储能、二轮车、起停电源等领域的市场拓展。

在鑫椤咨询发布的 2025 年 1-6 月国内钠离子电池产量排行榜中排名第5。

(5)华阳股份

华钠芯能成功入列 2025 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成功入选全球Tier1 钠电电芯榜。自主开发 2.13MWh标准 20 尺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直流舱产品,形成产品标准化自主集成生产工艺包,具备自主集成能力。

2、钠电池正极层状氧化物(如NaₓMnO₂):能量密度高,但循环稳定性需优化;普鲁士蓝类似物(如NaFeFe(CN)₆):理论容量高,但结晶水问题需解决;聚阴离子化合物(如Na₃V₂(PO₄)₃):循环寿命长,但能量密度较低。

(1)格林美

在建项目:循环再造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等项目循环再造 5 万吨/年钠电前驱体材料项目。

(2)美联新材

普鲁士蓝/白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理论充放电比容量可达170mAh/g 。公司在该技术路线上已经实现产业化,并正致力于持续完善提升各项性能指标。。

3、钠电池负极

采用硬碳(成本低于石墨),通过前驱体优化(如生物质、树脂基)提升首效和容量(当前可达300-350 mAh/g)。

(1)贝特瑞/中国宝安

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均实现批量出货。

(2)杉杉股份

硬碳材料因下游电池厂商在细分应用场景推动钠离子电池产品落地,出货量亦有所提升,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

(3)佰思格/鹏辉能源

成都佰思格科技有限公司(鹏辉能源持股3.2457%),主营产品有功率型硬炭/软炭材料、能量型硬炭材料、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硅炭材料和超快充石墨材料等。

4、钠电池电解质

六氟磷酸钠: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能够增强电解液的导电性和离子传输效率,提供稳定的电解质环境,可在储能等领域替代部分锂盐应用。

(1)多氟多

公司主营产品是以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 LiFSI)、六氟磷酸钠等为代表的多种电解质, 是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材料。

(2)天赐材料

依托公司在六氟磷酸锂合成技术上的深耕,公司早已储备六 氟磷酸钠浓缩液和固体的合成工艺,目前已分别完成中试量产,中试产品品质优异,已完成多家客户的导入,根据市场 需求可随时大试量产。

(3)中欣氟材

在建项目:年产 5000 吨六氟磷酸钠(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