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概念股: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
发布时间:2025-09-07 07:40 浏览量:21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其概念股覆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电解质、正极、负极)、设备、锂资源等全产业链环节。以下是各细分领域的核心上市公司及业务进展:
一、电池制造环节:核心企业与技术突破
1.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布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5年推出“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10Ah,能量密度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目标能量密度400Wh/kg,主攻动力电池领域。目前已与大众、奔驰、宝马等头部车企深度绑定,凝聚态电池已供货蔚来ET9、小米SU8。
2. 国轩高科:推出硫化物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通过200℃极端安全测试,获大众MEB+平台认证。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电池系统进入装车路测阶段,计划2026年量产;半固态电池已装车蔚来ET7。
3. 赣锋锂业:全球唯一同时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电解质路线,重庆基地硫化物电解质量产线投产(成本较日本低40%),与东风岚图、蔚来ET7等配套。2025年氧化物电解质产能达万吨级,为东风汽车核心供应商。
4. 孚能科技:软包电池龙头,全球软包半固态电池市占率第一,为奔驰独家供应商。330Wh/kg半固态电池2024年量产,2030年全固态目标800Wh/kg;2025年启动0.2GWh硫化物全固态中试线建设,配套广汽、北汽新能源车型。
5. 金龙羽:A股唯一实现固态电池商用订单的企业(无人机领域),其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通过针刺、加热测试。半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计划2025年实现GWh级产能;2021年与锦添翼签订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固态电池技术。
二、核心材料环节:电解质、正极、负极龙头企业
1. 电解质材料:固态电池核心壁垒
- 上海洗霸:专注LLZO氧化物电解质研发,良品率达98%(行业最高),独供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0%,2025年规划产能5000吨。
- 天赐材料:全球电解液龙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进入中试阶段;同时布局新型锂盐(LiFSI),成本较市场低50%,固态电解液市占率达30%。
- 当升科技:开发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Ni≥95%),适配全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2500次。与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联合开发低阻抗正极-电解质复合体系,单吨盈利高于传统产品30%。
2. 负极材料:高能量密度关键
- 贝特瑞:锂电池负极龙头,其产品可适用于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布局无机类(如锂金属)、有机类固态电解质及金属锂负极材料,具备技术储备。
- 杉杉股份:硅碳负极产业化领先,2025年负极产能达10万吨,能量密度较传统石墨负极提升40%,适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
3. 正极材料:适配全固态电池需求
- 当升科技:如前所述,其超高镍正极材料已实现量产,为全固态电池提供高容量正极解决方案。
三、设备环节:全固态电池量产支撑
- 先导智能:全球唯一提供固态电池涂布热压全段设备的企业,干法电极设备获韩国20亿订单,市占率超70%。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在核心环节(如界面改性)取得突破,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 利元亨:为国轩高科、清陶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提供相关设备,2025年中报显示,固态电池设备业务贡献显著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9.33%)。
四、锂资源环节:固态电池原料保障
- 赣锋锂业:锂资源自给率100%,为固态电池提供稳定的锂原料支持。其硫化物电解质产能达万吨级,是东风汽车等固态电池项目的核心供应商。
- 天齐锂业:通过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5%股权、SESHoldingsPte.Ltd10.83%股权,跟踪固态电池技术趋势,同时为固态电池提供超高纯锂盐(纯度99.99%),市占率达35%。
以上企业均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核心技术或产业化进展,覆盖从原材料到设备、从电池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需注意的是,固态电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商业化进程受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投资需关注企业的技术迭代能力与市场拓展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