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亿生态工程引热议,一个公园要建5年?
发布时间:2025-07-22 16:00 浏览量:5
面对钢筋水泥堆砌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开始聚焦到自然生态环境上,公园成了当代人愈发热爱的茶余饭后休闲之地。
近些年来,沈阳其实也没少在生态建设上发力,从一河两岸的滨水漫道到街边口袋公园的“见缝插绿”,整座城市逐渐被层层的绿意包裹。
5.4亿生态工程引热议,一个公园要建5年
前不久,沈阳铁西区正在建设中的云溪湖公园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这个总投资5.4亿元的生态工程位于经开区核心区域,具体在浑河四街西侧,毗邻多条规划道路和浑蒲总干渠与细河的交汇处,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一公司负责施工。
虽然项目早在2022年就被列入建设计划,但进展一直较为缓慢。最近有市民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工程进度,得到的回复是:“由于需要配合自来水公司的管线施工,加上项目涉及范围广、征迁工作复杂,整个公园建设周期预计需要5年左右。”
这个回复引发了网友的不同反应。有人担心“五年工期会不会变成空头支票”,也有人质疑“沈阳公园已经不少,这笔钱是否该优先用于其他民生项目”。但换个角度看,云溪湖公园的生态价值确实是不容小觑的——它建成后将串联起两大水系,打造面积相当于5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城市绿洲。
这样的滨水生态空间不仅能调节区域气候,还能为周边的产业园和住宅区提供优质的休闲场所。就像给城市装了一个"绿色空调",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虽然建设周期较长,但考虑到其约41万平方米的规模和复杂的配套设施,这样的工期在大型市政工程中其实也属于正常范围。
超越传统绿地,公园背后的“产城融合”
面对这种大型公园的建设,今年年初时沈阳在相关政府报告中也提及到,要全力以赴构建北方特色公园城市。
像云溪湖这种生态公园的定位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绿地空间。更深层来看,这座总投资5.4亿元的生态工程建设,可以说是铁西经开区转型的“秘密武器”,让公园来当“磁铁”,要吸来产业、人才和城市活力。
区别于“见缝插针”式的小型口袋公园和传统老牌公园,云溪湖公园更注重的是系统化,多维度的组合发展。
·生态层面:改造浑蒲总干渠和细河,织就活水网络。
·商业层面:直连杉杉奥特莱斯,让逛公园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也让逛街购物多了一个近距离的户外延展选择,相辅相成。
·交通层面:地铁3号线+大堤路快速路双通道护航,无论是自驾,还是地铁都能肆意畅达。
这种“公园+”的模式就像搭积木一样,把生态、商业以及交通这三大重点城市资源配套链接在一起,形成黄金组合。
其建成后还能够为中德产业园、中关村等高精尖“邻居”打造生态会客厅。河边长椅上谈项目,或许比令人局促的会议室更灵活自由一些,这种环境优势,也正式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的“软实力”。
虽然5年建设期看似漫长,但就像装修毛坯房要先埋电线水管一样,公园地下正在悄悄完成管线迁改等"隐蔽工程"。这种"先地下后地上"的智慧,正是沈阳建设公园城市的超前眼光,今天的耐心等待,换来的可能将是未来十年区域价值的持续攀升。
“一河多园”生态升级,铁西经开重塑城市界面
其规划建设也更好的契合了铁西经开核心发展区滨水特色这一功能定位。放眼整个板块,除了这个在建的云溪湖,区域内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细河悠谷公园、西峡谷生态公园,以及亚洲最大的泵道公园,也是区域内引以为傲的自然生态资源。
这些已建成的公园将来也会与云溪湖共同构建铁西经开“一河多园”的生态格局,细河悠谷公园通过湿地修复打造了沉浸式自然课堂,西峡谷公园凭借原生态地貌成为户外运动胜地,泵道公园则以专业级设施吸引着极限运动爱好者。
未来云溪湖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升级区域生态能级,与现有公园共同构建多层级公园体系。同时区域板块也已经吸引万科、华润等一众优秀品牌房企,逐步打开宜居宜业的全新格局,经开区也从传统工业区转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新城区。
而且现在地铁3号线西段这一网红线路也已通车,铁西经开这片生态矩阵的辐射范围还将扩大,届时市民从主城区出发,半小时即可抵达这片"城市后花园",体验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奇妙共生。
随着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沈阳西部必将呈现更多精彩的生活空间,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区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