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吃不记打?连退三步后,特朗普又要食言了,对华加征160%重税

发布时间:2025-07-21 17:19  浏览量:6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其理由是这些材料存在“不公平补贴”。叠加原有税率后,实际关税将达到160%。而就在2025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刚签署豁免令,将石墨关税回调至正常水平,当时有官员私下承认“没有中国的石墨,电池生产线只能停工”。

短短三个月政策反转,让企业猝不及防。此次被征税的石墨是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国际能源署5月报告指出,至少到2030年前,石墨仍是锂电阳极主流材料,硅基技术尚未成熟。中国在该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控制全球90%以上的石墨精炼产能,美国所需阳极石墨基本依赖中国供应。数据显示,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来自中国,去年进口的近18万吨石墨产品中,约三分之二源自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产业链。咨询公司CRU集团测算,160%关税将使每千瓦时电池成本增加7美元,足以“抹去韩国电池制造商一到两个季度的利润”。松下表示,尽管石墨在单颗电池成本中占比不足8%,但整车电池价格可能因此暴涨1000美元以上。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联邦政府7500美元/辆的电动车购车补贴即将在9月30日到期,双重压力让市场前景骤变。

特斯拉及其电池供应商松下等企业曾竭力反对这一裁定。他们明确表示,美国本土石墨产业在质量与产能上均无法满足需求,供应链仍需依赖中国进口。裁定公布当天,特斯拉股价跌幅一度达0.7%。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正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建设石墨工厂的Westwater Resources(WWR)股价暴涨15%。该公司称,关税裁定为本土石墨生产提供了政策支撑,其与Stellantis集团、SK On达成协议,一期工厂明年投产后产能达1.25万吨,计划2028年扩至5万吨。

特朗普(资料图)

但这一产能相较美国年进口18万吨的规模,仍显不足。这一裁定源于美国本土企业的诉求。去年12月,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向联邦机构申请调查中国企业,希望征收高达920%的惩罚性关税。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称中国企业从补贴中获利,两家企业补贴率超700%,其他中企为6.55%。这些美国生产商认为,中国企业因政府补贴压低价格,影响其竞争力,需要政府保护。

耐人寻味的是,裁定公布前一天,特朗普还在国际场合释放“即将访华”的友好信号。近期美媒报道称,特朗普为促成访华而软化对华态度,甚至解除了芯片限制。这种“一边示好一边施压”的做法引发关注。而特朗普的政策逻辑似乎与此一致——他曾表示,只要外国企业到美国设厂,就可能获得关税豁免,其核心是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创造就业。

特朗普(资料图)

7月1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称,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同时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希望美方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维护经贸关系稳定。全球产业链已开始出现调整。中国负极材料企业贝特瑞进军印尼、杉杉科技布局瑞典,江西某企业8月对欧订单激增45%。

而美国本土企业也面临考验:松下在堪萨斯州的新工厂本周启动生产,LG在田纳西州等地设有电池工厂,这些依赖联邦资金支持的企业可能面临停工待料风险。目前这一裁定为初步决定,但企业已需立即预缴关税。最终裁定预计12月5日前宣布,若被推翻,已缴关税将退还。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关税风波已给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冲击,也让中美经贸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