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娃哈哈争夺战:宗馥莉VS杜建英,谁能争赢?
发布时间:2025-07-17 00:26 浏览量:6
娃哈哈遗产大战,表面上看,悬念是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娃,谁会哈哈到最后?
其实本质很可能是:争夺娃哈哈的控制权!
表面上看,是宗庆后的嫡长女宗馥莉,被“突然出现”的三个庶出弟妹给告了,官司从中国香港打到浙江杭州。
三个弟妹又是索要每人7亿美元的境外信托基金,说这是宗庆后留给他们的。
又是要做亲子鉴定,因为一旦证明自己身份,弟妹们就能瓜分宗馥莉获得的遗产,还要求分割境内,宗庆后留给宗馥莉的娃哈哈股权。
一句话总结:对于宗家三弟妹来说,宗庆后留给自己的,要拿回来;留给宗馥莉的,自己也有份!宗馥莉说我有遗嘱,对方不认;三弟妹说我有信托,宗馥莉同样质疑。
但透过这看上去的八卦抓马,现任娃哈哈掌门宗馥莉真正的对手,很可能不是这三个弟弟妹妹,而是他们的妈:杜建英。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她是其中两位的母亲。
这位杜女士,曾经是娃哈哈的二号人物,为初创阶段的娃哈哈立下汗马功劳,在娃哈哈创业老臣中很有威信。
2008年,杜建英淡出了娃哈哈的日常经营,创业做投资,投资版图遍布上百家创业公司。
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杜女士之后的事业,似乎从来都没离开过娃哈哈和宗家。
比如她创立的三捷投资,其中一位股东,叫宗蕊,是宗庆后的亲妹妹,也就是宗馥莉的亲姑姑。
而这个三捷投资,也不是一家普通的投资公司,而是掌握了娃哈哈部分核心资源的隐形小巨头。
我们熟悉的娃哈哈集团,很可能只是地面上的树干树枝树叶,而在地下,还存在一个由几百上千家公司构成的盘根错节的体外的公司网络,这些公司相互交叉持股,跟娃哈哈属于共生关系。娃哈哈的很多产品,从生产研发、渠道销售、包括区域经营,都藏在这些体外公司里。
而这些体外公司,又分成三大分支:
宏振系和宏盛系,这两支由宗馥莉直接控制或者全资控股,前者覆盖了娃哈哈食品饮料主业的40多家子公司,后者负责部分的代工和独立品牌的运作。
而第三大分支,就是杜建英的三捷系。由她的三捷投资持股的多家工厂,涉及娃哈哈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投资领域,另外还涉及离岸资本运作。
一句话,杜建英虽然退出了娃哈哈的日常经营很多年,但却作为体外公司的股东或者董事,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变化就出在去年,宗庆后去世之后,宗馥莉接手公司。当时很多人都在担心,二代接班,是不是会出现内部管理,比如不够服众等等问题。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7月,宗馥莉发了公开信要辞职不干,但短短五天后又复职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公开信里写得很清楚:部分股东对她接班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导致无法履职。
部分股东是谁?
娃哈哈有三个股东:大股东杭州上城区国资持股46%,第二大股东宗庆后持股29.4%,他去世以后,这部分股权暂时由宗馥莉继承。还有一个,是职工持股会占24.6%。而杜建英,曾经就是这个职工持股会的理事长。
职工持股会,这是宗庆后时代打下的传统,大致理解,就是员工集体持股,享有公司权益。宗庆后在世的时候,几乎和职工亲如一家,当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争夺控制权的时候,他得到了职工持股会的坚决支持,最终守住了公司控制权。
但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宗馥莉,理念想法做事风格就和她爸差异巨大,甚至完全相反,之前宗庆后的说法,说她有点看不上创业老臣。
和之前一些人的担心一样,宗馥莉接任之后,首先就是清洗前朝老臣,换上嫡系人马;接着关停杜建英担任董事的18条产线,再把产能、渠道包括娃哈哈最关键的商标资源,转到自己控制的宏盛集团名下,在产线转换的过渡期,一度要靠竞争对手今麦郎代工。
把原本属于娃哈哈集团的核心资源,导给自己控制的公司,多多少少会有点争议。更何况少主接班的各种改变几乎一定会涉及蛋糕的重新分配,所以一度公司内部,老员工们意见不小,甚至举报信满天飞,于是就有了宗馥莉的以退为进,辞职不干,一下把老叔叔们整不会了,结果只过了五天,群龙无首的娃哈哈只能硬着头皮,又把她请了回去。
这一波宗馥莉算是得胜还朝,回去之后大刀阔斧搞改革,至于结果,公司层面的数据上看,效果还不错:2024年,娃哈哈集团营收重回700亿元区间,同比大涨40%。
但从已知信息看内部管理,基本可以概括成一边清洗娃哈哈集团里的创业老臣,另一边清洗娃哈哈体外公司的三捷系势力,或者干脆说,杜建英控制的势力。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杜建英带着三位小宗杀回来争产,在外人看来很突然,但这个局面几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这不仅仅是冲着遗产来的,更像是一场公司股权甚至是控制权之争。
另外,大批绩效不达标的核心员工被迫离职,干股分红取消,让很多一线老员工很不开心。而宗馥莉推动的数字化渠道改革,淘汰中小经销商,又让传统经销商意见挺大。
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杜建英这个时候出来,是她认为,再让宗馥莉继续管下去,娃哈哈就快要出问题。
但无论什么动机,本质依然还是一场继承之战。
所以,宗馥莉目前面对的最大阻力,与其说是杜建英和三个“弟妹”,不如说是宗庆后留下来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股权层面,他个人和职工持股会之间,相互均势;在体外公司层面,宗馥莉的宏振系、宏盛系和杜建英的三捷系,相互制衡。
本来一切都好,可当宗庆后本人身故,女儿要改革,导致平衡被打破,股东之间闹翻,体内体外的两线内斗几乎无法避免。
这几乎也是很多老一代企业家,在子女接班时,普遍遇到的问题。
比如隔壁宁波的杉杉集团,创始人突然去世,因为没留遗嘱,导致前妻的儿女跟现任妻子争夺股权,公司破产。
我是杭州人,从小喝着娃哈哈长大。当年喝着AD钙奶的时候,可没想到里面的水,有这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