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软件”同发力!宁夏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5-06-14 10:21  浏览量:8

6月13日,丽珠集团(宁夏)制药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成吨的抗菌素原料药分装至专用容器,这些“宁夏制造”的医药产品经银川空运抵达中东,最终进入阿联酋、沙特等国家的医院药房。

企业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张莉紧盯当天的生产数据:“这批订单要发往迪拜,通过客运航班冷链运输,8小时就能抵达中东市场。”

在银川经开区,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宁夏)有限公司的精密车间又是另一番景象。正极材料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自动化设备将锂镍钴锰氧化物分装成桶,准备发往日韩客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益于RCEP原产地证书,日本客户关税从3.1%直降至零,单批货物就节省16万元成本。”

今年1至4月,我区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进出口总值66.2亿元,其中出口49.9亿元,同比增长6.4%。更令人瞩目的是重点企业的稳步增长。我区前十大出口企业合计出口17.5亿元,占全区出口总值35.1%,拉动出口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丽珠制药、巴斯夫杉杉等龙头企业出口增幅均超30%,成为外贸增长的主引擎。

“宁夏外贸在连续4个月收缩的压力下,实现这样的逆转实属不易。”银川海关相关负责人分析,这其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据银川海关统计,2024年,全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713家。其中,民营企业659家。

外贸逆势增长的背后,还有立体化开放通道的强力支撑。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全国高2个百分点。以往内陆地区出口以“公路转海运”模式为主,货物通过公路从工厂运到港口装箱,存在环节多、单据杂、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我区开通银川—天津港铁海联运“一箱到底”亚麻籽进口货运班列、银川—天津港—迪拜“一单制”铁海联运出口班列,以及银川(惠农、平罗)—天津港、银川—青岛港、银川(平罗)—京唐港“一单制”“一箱制”铁海联运图定班列等常态化班列,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出海选择。

“以前走公路转海运,货物到迪拜要25天,现在‘一单制’铁海联运18天就能到港。”宁夏货运代理协会会长陈伟算了笔账:每集装箱物流成本下降3700元。目前开通的银川至天津、青岛、京唐三港的图定班列,累计发运货物价值超1.9万亿元。

银川海关工作人员上门查验出口蔬菜。

空中丝路同样繁忙。6月12日,银川河东机场海关监管仓内,宁夏兴耘田公司的供港蔬菜正在打板装机。“通过客运航班腹舱带货,冷凉蔬菜8小时直达迪拜。”公司外贸经理刘洋介绍,去年7月海关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后,中东订单增长达35%。

如果说,构建通道建设是“走出去”的硬件,那么口岸营商服务则是“走出去”必不可少的软件。我区聚焦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简化通关流程,全面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高水平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布RCEP“三清单一指南”,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等便利化服务举措,帮助企业解难题、强信心、拓市场,营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宁夏日报记者 王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