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闻泰科技、维信诺、歌尔、杉杉、维信诺、英唐智控、康达新材等10企披露最新债券增信/定增募资/落子/增资/售资资本操作动向

发布时间:2025-11-16 14:03  浏览量:4

近日,康佳集团、歌尔股份、维信诺、闻泰科技、(ST德豪)、莱特光电、茂莱光学、康达新材、杉杉股份(控股股东及子公司)、英唐智控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最新发债、定增、增信、设立子公司、出售资产等最新资本动向。

从数十亿级的债券增信、定增募资,到精准赛道的子公司设立、资产并购,再到海外产能的增资扩容,多元化的资本动作背后,是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深耕核心领域、抢占产业先机的清晰战略考量。

当华润股份接棒为康佳35亿元债券护航以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当歌尔股份斥资2亿元加码AR/VR产业链,当维信诺通过29.37亿定增迎来国资控股新阶段,一系列资本腾挪正勾勒出行业转型期的发展新路径。

康佳集团:35亿债券换“靠山”,华润接棒担保费率大降90%

2025年11月12日,康佳集团公告35亿元存量债券担保方由华侨城集团变更为华润股份。此次变更源于华润入主后的股权调整,担保费率从原0.5%/年降至不超0.05%,按35亿总额计算,整个担保期费用不超294万元,融资成本显著优化。华润股份与康佳同属华润体系,此次关联交易将提升债券认可度,深化双方协同合作。

歌尔股份:2亿注资新公司,AR/VR赛道再添战略支点

2025年11月3日,歌尔股份全资设立青岛歌尔星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聚焦VR/AR设备、可穿戴设备制造。这是歌尔年内AR/VR领域的重要布局,此前已设数亿元规模的歌尔光电科技,形成“整机+核心器件”协同;8月还完成上海奥来收购,并向英国Haylo Labs提供1亿美元借款绑定Micro LED技术,全方位完善产业生态。

维信诺:29.37亿定增落地,国资合肥建曙成控股股东

2025年11月9日,维信诺公告向合肥建曙定向发行4.19亿股股票,募资不超29.37亿元用于补流偿债。发行后合肥建曙持股达31.89%,维信诺结束“无实控人”状态,实控人变为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合肥建曙2021年已以17.6亿元战略入股,此次增持形成绝对控股,为深耕OLED的维信诺提供稳定资本支撑。

闻泰科技:重大资产出售近收尾,多数标的交割待收尾款

2025年11月11日,闻泰科技披露向立讯精密转让资产的进展:除印度部分土地外,其余标的均完成权属变更。交易涉及5家公司股权及3家企业资产包,目前已收大部分款项,待收回尾款包括两笔7000万元股权尾款及1.6亿元印度资产尾款,公司将积极推进回款并及时披露进展。

德豪润达:三次降价“甩卖”资产,4749万底价待买家

ST德豪为出售子公司大连综德的土地及在建工程,已三次下调挂牌价:从首次6783.42万元降至4749.42万元,降价幅度超30%。该资产自2025年8月挂牌以来未征集到合格受让方,目前以最新底价在大连产权交易所挂牌,仍处于待受让状态。

莱特光电:拟发7.66亿可转债,押注光电新材料与钙钛矿技术

莱特光电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资不超7.66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光电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3400万元升级数智化车间,3200万元投入钙钛矿材料研发平台,其余2亿元补流。此举将扩大产能、抢占前沿技术,同时优化财务结构支撑业务拓展。

茂莱光学:5.8亿可转债获批,全力冲刺超精密光学领域

茂莱光学收到证监会批复,获准发行不超5.81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募资将主要投向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4.17亿元)、技术研发中心(1.23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125万元),旨在提升核心产能、强化技术优势,巩固在超精密光学领域的竞争力。

康达新材:4亿泰铢增资泰国子公司,加速海外产能落地

康达新材与关联方共同向泰国控股子公司增资4亿泰铢,使其注册资本从1亿增至5亿泰铢,公司仍持股99.99%。资金将用于泰国胶粘剂生产基地建设及补流,该基地是康达新材国际化核心载体,目前处于建设筹备阶段。增资将助力贴近海外市场、降低贸易壁垒,完善全球产能布局。

杉杉集团:重整投资协议解除,紧急重启投资人招募

因《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债权人会议通过,杉杉集团及子公司朋泽贸易的重整投资协议已解除。管理人于2025年11月7日重启意向投资人招募,杉杉集团与朋泽贸易合计持有杉杉股份23.37%股权,且股份多被质押冻结。后续重整结果将影响杉杉股份控制权稳定性。

英唐智控发布预案,拟通过“股份+现金”方式收购光隆集成100%股权及奥简微电子8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定价7.38元/股,配套募资用于支付对价、项目建设及补流。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强化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向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方向冲刺。

结语:从康佳集团借助股权变更实现融资成本优化,到歌尔股份密集布局筑牢AR/VR产业壁垒;从维信诺引入国资获得发展新锚点,到英唐智控通过并购向半导体IDM目标冲刺,这一系列资本腾挪的背后,是科技企业在产业变革浪潮中的清醒抉择与主动作为。有的通过增信、定增夯实资金底盘,有的以设立子公司、收购资产完善产业链条,有的则在出售资产、重整招募中寻求轻装上阵的可能,每一步动作都精准对接企业发展战略,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科技产业细分赛道的价值判断。

在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驱动下,这些资本动向既是企业个体突破成长瓶颈的"钥匙",更是中国科技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迈进的生动注脚。随着各项资本操作的落地见效,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科技企业将以更稳固的资金支撑、更完善的产业布局,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为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