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提前两年交棒!娃哈哈、杉杉的前车之鉴让他下定决心?
发布时间:2025-10-26 03:37 浏览量:7
79岁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提前两年将董事长职位交给儿子曹晖。
这本该是2027年董事会换届时才考虑的事,如今突然提前,在商界掀起不小波澜。
引人深思的是,就在曹德旺宣布交棒前一个月,商界连续上演了两场令人唏嘘的传承悲剧。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苦心培养女儿宗馥莉十几年,最终宗馥莉却突然辞职,38年经营的老牌企业从此再无宗家人身影。
另一边,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去世后,继母与儿子争夺控制权,导致企业元气大伤,核心资产最终落入外人手中。
这两起事件让众多民营企业老板深感震撼。而曹德旺的提前交棒,似乎正是对这些前车之鉴的未雨绸缪。
首先,我们不得不为曹德旺的远见点赞。在娃哈哈和杉杉的悲剧发生后,很多企业家还在观望犹豫,曹德旺却果断行动。这说明他真正读懂了企业传承的核心:不是等到最后一刻才交棒,而是在企业最健康、自己还能保驾护航时完成过渡。
娃哈哈的教训:宗馥莉不是没有能力,她带领的子公司曾为集团贡献三分之一营收。但在老臣阻挠、家族纠纷面前,再强的能力也无力回天。杉杉更是惨痛:创始人一走,内部争权直接拖垮企业。曹德旺显然从中吸取了教训——传承不能等到迫不得已时才进行。
回顾曹晖的成长轨迹:1989年进入福耀,从车间拧螺丝做起,在香港历练销售,在美国开拓市场,整整18年基层打磨。即便后来辞职创业,曹德旺也没有强行阻拦,反而花2.24亿收购儿子的公司,既认可他的创业能力,又让他带着实战经验回归。
这种培养方式,比简单地把儿子按在身边要高明得多。让接班人在外面闯荡过,才知道商场险恶;自己创过业,才懂得经营不易。相比之下,很多家族企业把继承人保护得太好,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看看福耀的业绩报表:2021到2024年,营收从236亿飙升至392亿,净利润翻了几倍。在企业上升期交棒,任何过渡期的波动都会被增长势头消化。这就像趁着晴天修屋顶,总比等到漏水时才着急要好。
更重要的是,曹德旺虽然交出了董事长职位,但仍是董事和战略委员会委员。这意味着他可以在背后继续支持,帮助曹晖树立权威,震慑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老企业家的智慧。
曹晖接任后首次亮相,强调“坚守做玻璃的初心”,迅速稳定了市场情绪。股价在短暂波动后强势反弹,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认可。这说明市场对曹德旺的传承安排充满信心。
反观其他企业的传承困境,往往源于准备不足、时机不当。曹德旺用十年时间布局,在最合适的时机交棒,这种远见值得所有企业家学习。
曹德旺的提前交棒,给所有民营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传承课:企业传承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需要长期规划、把握时机、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成功的传承,需要创始人的智慧与勇气,更需要接班人的历练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