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团重整投票前夕再生变数 投资人赛迈科资格遭“偷梁换柱”紧急诉诸司法

发布时间:2025-10-22 18:11  浏览量:7

在杉杉集团重整案即将于10月21日迎来关键债权人投票表决之际,重整投资人阵营内部却因一方核心成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替换而陡生波澜。原本成功中标的联合体成员——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迈科”),其投资人资格在最终协议签署前,竟被管理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单方面变更为TCL旗下产业基金,此举恐对重整进程带来重大不确定性。

据本报获取的诉讼文件显示,赛迈科已紧急向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管理人及联合体牵头方存在程序违规,并请求法院暂缓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投资人的“临门换将”,不仅令这场备受瞩目的企业重整再添疑云,也让“公平、公正、公开”的重整遴选原则受到拷问。

杉杉集团重整投资人遴选历经“17进3”的激烈竞争,最终入围的三家意向投资者分别为京东方联合体、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由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东方资产深圳市分公司与赛迈科组成的扬子江联合体。

然而,作为联合体原始成员的赛迈科在诉状中称,在正式公告前虽已获知联合体中标,但始终未获邀参与《重整投资协议》的协商。直至2025年10月1日,公司通过杉杉股份公告才惊悉,协议已于9月29日签署完毕,而签约方中赛迈科已被悄然替换为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赛迈科在诉状中直指,管理人与新扬子商贸未经其同意擅自调整投资方案并将其排除在外,严重违背遴选基本原则,已诉请法院确认已签署的《重整投资协议》无效。其理由主要包括:联合体协议明确规定成员更换需原成员一致同意;杉杉股份股价近期显著上涨存有套利空间,引发“恶意更换”嫌疑;以及扬子江联合体当初正是凭借赛迈科的产业协同优势才得以满足遴选门槛并成功入围。

有接近重整交易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整个投资人遴选环节存在诸多疑点。据悉,最初实为赛迈科主动竞标,而后为增强实力才引入新扬子商贸,联合体投标保证金亦由赛迈科支付。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从揭晓投资人到债权人表决,中间仅约十一天,且关键公示期刻意卡在国庆长假,致使各方难以有效评估方案或采取应对措施。

更值得关注的是,另有竞标方反映,尽调过程遭遇人为阻碍。“部分数据仅开放表层,无法深入查阅”,该知情人士称,像中国建材这类国企因内部审批流程较长,在如此仓促且受限的尽调下,难以完成有效评估。此外,最终决定投资人入选的遴选委员会构成亦被指失衡,拥有担保权的债权人权重过高,可能影响结果的公正性。

根据已披露的重整方案,重整投资联合体将通过多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股份23.36%的表决权。以11.44元/股的收购价与当前13.34元/股的市价粗略计算,投资人账面浮盈已超5亿元。然而,与投资方可观收益形成对比的是普通债权人的清偿前景黯淡。

杉杉集团层面担保债权与普通债权总额庞大,即便设立服务信托用于清偿,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仍预计处于极低水平。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早期部分出价更高的投资者因产业协同门槛被拒之门外,而当前方案下,资产变现有限加之不良资产处置偿付率惯常偏低,恐将进一步压降普通债权人的实际获得感。

在重整计划即将表决的关键时刻,赛迈科的异议与诉讼无疑为杉杉集团的重整之路投下变数。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