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砍单”!楚能海外订单近50GWh!
发布时间:2025-10-21 09:16 浏览量:8
“爆单”已成为了今年储能行业的热词。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合作总规模超过200GWh,GWh以上规模订单较为普遍。中东、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成为核心市场,订单集中度高。
随着而来的是,储能行业的“电芯荒”正顺着型号链加速蔓延,从314Ah、280Ah到100Ah电芯纷纷加入缺货队列。产能拉满下,保障交付成为今年储能厂商们最要紧的任务。
10月初,楚能新能源一批总容量达340MWh的储能预制舱正式发往洪都拉斯,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企业在中美洲储能市场取得重要突破。
据悉,这批产品为楚能新能源自主研发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将服务于洪都拉斯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洪都拉斯国家战略级重点项目。该项目投运后,将显著提升当地电网的稳定性与绿电消纳能力,对区域能源转型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作为如今全球储能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手握超80GWh订单的楚能新能源在海外各地快速进入交付期。
01
成为拿单“大户”
据统计,楚能2025年新增订单总量已超80GWh,单月出货量突破8GWh。在储能领域,先后拿下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器装备集团、中核集团、中车集团、中储科技、三峡集团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
更为亮眼的是海外市场表现,近年来,楚能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在欧洲、澳洲、南美、亚太等地区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截至目前,楚能海外订单量已累计近50GWh,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化发展势头。
今年上半年,楚能向保加利亚客户交付批量交付了储能电池产品,凭借卓越性能获得客户高度肯定和复购承诺。
5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智慧能源展上,楚能与英国Immersa签署2.5GWh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地位。
7月,楚能先后中标、签约洪都拉斯340MWh及保加利亚超过1GWh储能项目,总规模接近1.4GWh,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楚能能够快速开拓全球市场,根源在于其坚实的技术底座以及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
一方面,不断迭代创新的产品组合构筑了市场竞争力。2024年,楚能“314Ah+5MWh”王牌组合率先落地,凭借“更优性能、更低成本、更高安全、更高效率、更全场景”的多维优势引爆市场,连续中标国内外储能大单。
据悉,现阶段,楚能销量最好的产品314Ah电池,在行业“一芯难求”的背景,其单品出货量有望成为行业佼佼者。
与此同时,在大容量迭代竞争中,楚能也成为行业领跑者。今年3月,楚能以“高可靠、长循环、高适配”为核心策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其第四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单颗容量达1510.4Wh,已于今年6月实现量产。
紧接着,9月25日,发布新一代588Ah储能专用电池,单颗电池能量突破卷绕工艺极限达588Ah,质量能量密度为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419Wh/l,能量效率高达96.5%。该电池预计将于2026年二季度开启小批量产、交付,三季度实现全面量产、交付。
从280Ah、306Ah、314Ah 逐步升级,再到 472Ah、 588Ah, 楚能新能源的电芯容量迭代路径清晰,也凸显技术迭代速度。目前,楚能全球专利布局已近5000项、产品认证超200项,丰沛的技术储备为楚能快速发展的提供了强劲驱动力。
另一方面,在深耕产品技术的同时,楚能也前瞻性的布局产品认证,已在全球取得了GB、UN38.3、UL、IEC等多个类别超200份产品认证,为持续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
在充沛订单支撑下,楚能2025年储能电池出货攀升。据起点研究SPIR数据,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榜单上,楚能位居TOP10。随着三四季度订单加快交付,这匹储能“黑马”排名或更为靠前。
02
保交付:150GWh产能扩张、百亿材料采购订单
面对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的需求,企业需要有足够的产能支撑和高效的全球化交付能力,这意味着需要兼具资金实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2024年,楚能在孝感、宜昌、武汉布局的三大超级工厂已全部建成投产,形成超110GWh有效产能,自动化率高达98%。
2025年9月,楚能再次加码产能布局,宜昌基地二期80GWh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规划年产能70GWh的襄阳锂电池产业园也已完成签约,即将启动建设,将为其市场扩张提供有力的交付保障。
按照楚能的规划,其在2026年底的有效产能将由110GWh跃升至300GWh,有望成为锂电行业产能领军企业。这一产能规划为企业持续获取大规模订单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在面对动辄GWh级别的国际项目时具备充足的供给能力。
全球化交付部署上,楚能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网络,覆盖设计、生产、运输、安装、运维等关键环节,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与精准对接。
2025年,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Tier1储能厂商榜单评选标准升级,首次将本地化交付能力纳入评价体系。凭借“一站式”交付体系,楚能成功蝉联这一权威榜单,综合实力再获专业认证。
站在供应链稳定角度,随着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原材料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波动。2025年以来,楚能在原先的供应链基础上再次强链补链,先后与华创新材、瑞德丰、常州锂源、九江天赐、诺德股份、科达利、杉杉科技、新宙邦、贝特瑞等多家锂电原材料头部企业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涵盖电解液、负极材料、铜箔、结构件、正极材料等多个锂电关键环节,预计总采购金额已超500亿元,构建起一条自主可控、纵深协同供应链体系。
当前,储能电池市场竞争呈现“头部集中、技术驱动、价格敏感、场景多元、全球化博弈”的特点,储能订单爆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楚能通过产能规模与交付效率、订单执行与市场覆盖、技术与产品优势、供应链保障等多维度构建较强的全球交付能力,在保交付的同时实现盈利增长,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技术与商业价值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