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内斗拖垮百亿帝国?郑驹老赖、周婷出局,杉杉内斗终落幕!

发布时间:2025-10-20 15:34  浏览量:7

2023年3月23日下午,宁波杉杉大厦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得像拉满的弓弦。

杉杉股份临时股东大会正在投票,电子屏刚跳出“郑驹当选董事并全票推为董事长”的结果,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声突然撞开了门。

郑永刚的现任妻子周婷,带着三个律师走了进来。

她脸色没一点笑意,径直走到主席台,把一叠文件“啪”地拍在桌上,声音能穿透全场:“董事会这么做不合规矩!

我是郑永刚现任配偶,还是三个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论继承关系,我才该是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电视剧里“后妈拦着长子接班”的戏码,就这么在现实里演了。

而这一切的根儿,是一个月前的意外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突发心脏病走了,才65岁。

他走得太急,没立遗嘱,家里的钱、公司的股权没半点安排。

原本压着的权力平衡一下碎了,百亿的商业帝国,眼看就要裂成两半。

要搞懂这场闹仗,得先看清两个人的底,还有郑永刚早留的后手。

周婷不是一直待在豪门里的,2014年她还是上海电视台的财经主持人,做节目时认识了郑永刚。

三年后,她嫁给了比自己小27岁的郑永刚,之后五年生了三个孩子,从媒体人变成了豪门太太。

郑永刚在的时候,她在公司里没多少说话的份儿。

可郑永刚一没,她就拿“遗孀+三个孩子监护人”说事儿,觉得自己和孩子继承的股权,比郑驹一个人多,该由她掌权。

郑驹呢,是郑永刚和前妻周继青的儿子,1991年生,在英国留过学。

2015年进了杉杉集团,2020年就当上了集团总裁,这速度不一般。

其实郑永刚早就在为他铺路了,以前两人的合影里就藏着意思。

郑永刚坐在后面拿红酒杯,郑驹站在前面盯着镜头,摄影师特意用冷光打在郑驹身上,暖光衬着郑永刚,还配了“守望”的文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让儿子接棒。

2018年郑永刚更在采访里直说:“我在培养儿子接班,员工大会上我都公开讲,公司肯定要儿子接。”

我觉得郑永刚这点想得挺细,可他漏了最关键的没立遗嘱。

不过他早就在股权上设了“防火墙”,这才是郑驹能赢的关键。

杉杉的股权核心在一家叫宁波青刚投资的公司,这家公司是郑永刚和前妻周继青一起搞的,一开始郑永刚持股90%,周继青10%。

别看这家公司名字普通,它可是杉杉的“权力枢纽”手里握着杉杉控股40%多的股份,而杉杉控股又是杉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超过54%。

这么算下来,宁波青刚通过杉杉控股,能间接控制杉杉集团约22%的股权,再加上其他一致行动人的股份,谁攥住宁波青刚,谁就攥住了整个杉杉系。

更巧的是,宁波青刚是2014年9月成立的,刚好是郑永刚和周婷认识的时候。

到了2015年12月,也就是两人结婚前,郑永刚把宁波青刚39%的股权转给了前妻周继青。

这么一来,股权就变成了郑永刚51%,周继青49%。

外界都说,这是郑永刚特意留的后手,既分割了之前的离婚财产,又能保障郑驹的继承权。

后来周婷虽然能继承郑永刚那51%的股份,可周继青手里还有49%,只要周继青站在儿子郑驹这边,周婷就算加上三个孩子,也拿不到超过50%的控制权。

这步棋,郑永刚其实早走好了。

2023年3月25日,杉杉集团对外说“郑驹当选董事长合法有效”;3月28日,工商信息完成了变更;5月换届选举,郑驹又连任了。

表面看,这场内斗是郑驹赢了,周婷后来还被允许进上市公司当董事,两人关系好像缓和了。

可谁也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多,事儿就变了。

2024年11月,郑驹突然把董事长、法人代表的位置让给了周婷,自己只留了个董事身份,然后就去了日本,据说家里信托的房产早就安排好了。

周婷上任才两个月,2025年初,杉杉集团就被三家银行申请破产重整。

好好的百亿帝国,怎么说垮就垮了?其实问题早埋下了。

杉杉集团有三层架构:最上面是郑氏家族控股的杉杉控股,中间是做多元化业务的杉杉集团,最下面是上市的杉杉股份,主要搞高科技锂电池材料。

郑永刚在的时候,凭着自己的信誉和行业地位,能稳住银行这些债主。

可他一没,家族又闹内斗,银行就慌了怕钱收不回来,纷纷上门逼债。

我查过杉杉股份2024年的财报,截至当年三季度,集团有息负债差不多187亿元,其中短期要还的就有92亿元,可手里的货币资金只有45亿元,光短期流动性缺口就超过47亿元。

2024年6月,光大银行、上海银行这些机构先忍不住了,要求提前还贷款,其他银行跟着学,要么抽贷,要么冻结账户。

百亿的债务缺口,就这么把杉杉压垮了。

2025年,杉杉集团进入了破产重整阶段,最后由江苏新扬子商贸为首的联合体接盘。

这个联合体背后,是有“中国民营船王”之称的扬子江船业创始人任元林。

他们花了32.84亿元,以每股11.4元的价格,收购了杉杉股份23%多的股份,成了新的控制人。

这个价格,差不多是当时市价的7折,相当于杉杉贱卖了。

到这儿,曾经争得不可开交的郑驹和周婷,都从杉杉出局了,郑氏家族管了这么多年的杉杉,彻底成了过去式。

更惨的是郑驹,后来因为“有能力还钱却不还2777万元债务”,被列为了失信执行人,也就是大家说的“老赖”,商业信誉全没了,最后只能待在日本。

周婷虽然短暂当了回董事长,可她没能力救杉杉,最后也彻底和杉杉切割了,说白了就是“过了把董事长瘾”,啥也没捞着。

这场内斗,受损的不只是郑氏家族。

张家港、扬州、宁波等地的国资股东,光大、上海、民生这些银行,几十万中小股东,还有上下游的合作企业,都亏了钱。

好好的一家企业,就这么毁在了家族内斗里。

现在中国很多家族企业都到了交接班的时候,杉杉的故事其实就是个警示。

家不和,企业就很难兴旺,内斗只会加速衰败。

对家族企业来说,提前立好遗嘱,把股权和财富安排清楚,建立规范的治理体系,才是扛住风险的根本办法。

要是只靠创始人的个人权威,一旦人不在了,企业很可能就散了。

这一点,所有家族企业都该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