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去世后,80后继母与长子内斗两年!72岁中国船王却入主杉杉

发布时间:2025-10-15 16:47  浏览量:12

编辑:XY

传奇陨落,帝国崩塌!传奇甬商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他留下的空白遗嘱,引爆了杉杉集团两年多的豪门内斗,80后的继母与长子郑驹,二人为争权血战了多年,企业濒临破产!

这事听起来都像电视剧演的一样狗血,但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豪门奇事!

让人不禁唏嘘,曾经风光无限的上市公司老总,怎么去世后,留下这么个烂摊子!

危急关头,一位72岁“中国船王”以惊天手笔强势入主。

不仅终结了这场家族乱局,更彻底改写了杉杉的命运,开启了新篇章!

事情还要从两年半前说起,杉杉集团的灵魂人物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这位商界枭雄没来得及留下一份书面遗嘱。

谁也没想到,这场风暴的核心竟是一场豪门内斗。

创始人的离去,让美艳的继母周婷,与长子郑驹之间关于控制权的争夺迅速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

故事的开端在2023年3月,郑驹当选为新一任杉杉集团的董事长,这本该是子承父业的平稳过渡,却遭到了继母周婷的公开反对!

仅仅两个月后,一纸公告似乎宣告了暂时的和解:郑驹与周婷双双进入董事会,郑驹保住了董事长的位置。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衡并未维持太久。到了2024年11月,剧情急转直下,郑驹突然辞任董事长,80后继母周婷全面接掌大权!

这场家族内部的权力拉锯战,不仅耗尽了企业的元气,更将其推向了深渊。

家族的纷争,很快就演变成了企业的灾难。

在产业周期下行和内部经营不善的双重夹击下,杉杉集团的资金链应声断裂,债务违约的警报开始拉响。

资产流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先是核心资产永杉锂业的控股权,因债务违约被推上司法拍卖台,最终被福建富豪吴华新的永荣控股收入囊中。

紧接着,牛散魏巍也通过司法拍卖,以1.09亿元的代价,轻松购得1300万股股份。

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减持,让杉杉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一路下滑至26.37%。

至此,郑氏家族对庞大的杉杉系的控制,走到了终点。

今年3月20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一纸裁定,杉杉集团正式进入实质合并重整程序。

一个时代,就这样仓促地画上了句号。

就在杉杉系风雨飘摇之际,一位72岁的“中国民营船王”悄然入局。

他叫任元林,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全球造船业TOP5的扬子江船业集团的创始人。

这位从造船学徒一步步干起来的古稀老人,看准了这个机会。

他的目标很明确,不是来当救火队员的,而是来下一盘更大的棋。

9月30日晚间,《重整投资协议》正式签署。

任元林牵头组建了一个强大的收购联合体,其中包括他自己控制的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还有TCL产投、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这样的产业与金融巨头。

他们的方案,堪称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资本运作。

任元林方计划出资32.84亿元,撬动的却是杉杉股份高达450亿元的总资产。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万无一失,扬子江船业甚至提前为主体公司新扬子商贸进行资产腾挪,使其负债规模锐减九成,以一个“干净”的身份轻装上阵。

整个交易结构设计得极为精妙,一套“直接收购+合伙企业收购+表决权委托”的组合拳,牢牢锁定了控制权。

第一步,直接下场。由新扬子商贸牵头的持股平台和TCL产投分别直接收购9.93%和1.94%的股份,先建立一个稳固的基本盘。

第二步,间接渗透。新扬子商贸与服务信托组建一个合伙企业,再收购0.89%的股权。这一步棋既能参与清偿债权,又巧妙地实现了风险隔离。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表决权归一。通过协议约定,TCL及其他投资方的表决权,连同杉杉集团重整后保留的股票表决权,全部委托给任元林控制的牵头持股平台。

三步走完,联合体将合计控制杉杉股份23.36%的表决权,任元林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而曾经的郑氏家族,手中仅剩下约3%的权益。

任元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绝非一次简单的抄底。

他的野心,是打造一个横跨“造船+海事+金融+新能源”的超级业务版图。

扬子江船业如今手握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30年,总价值高达232亿美元,其中超过七成都是LNG船这样的清洁能源船舶。

公司还投资30亿,正在建设一个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

这盘棋的逻辑瞬间清晰了。收购杉杉股份,正是为了其锂电材料业务。

当清洁能源船舶成为未来的主流,杉杉的负极材料技术,将与扬子江船业的造船主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共同打造“清洁动力船舶制造+新能源”的新引擎。

更重要的是,如果交易成功,任元林将拥有一个宝贵的A股上市公司平台,与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形成两地联动,资本版图将得到极大的扩张。

而对于杉杉来说,这或许是绝境中最好的出路。尽管控股股东层面已经崩溃,但它的核心资产依然是人人垂涎的“肥肉”。

其负极材料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市占率高达21%。大尺寸LCD偏光片更是做到了全球第一,市占率达到惊人的34%。

就在最近,杉杉还获得了储能公司楚能新能源一笔超过百亿元的负极材料大单,这充分证明了其业务基本面的强劲。

在一个懂产业的强者手中,杉杉的价值无疑能够得到更好的释放。

尽管蓝图宏伟,设计精妙,但任元林的入主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从协议签署到真正掌控公司,中间还横着三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第一重门,是债权人的投票。10月21日,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将召开,重整计划草案需要在这场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

这可以说是决定杉杉未来的第一个关键节点,结果仍存在变数。

第二重门,是监管的审批。这份复杂的交易方案,不仅需要得到法院的最终裁定批准,更要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根据协议,如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禁止此项交易,协议将自动解除。

第三重门,是资金的承诺。重整投资人联合体必须按照约定,按时足额支付32.84亿元的投资款项。

这不仅是对方案的考验,更是对“船王”资金实力的直接检验,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眼下,杉杉股份自身已对外声明,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财务上都保持着独立。

但所有人都明白,控股权的最终归属,将彻底决定这家公司的未来航向。

杉杉的易主,令人唏嘘。它既是郑永刚时代因传承规划缺失而导致的必然终局,也可能是在优质产业资本介入下的重生开端。

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悲剧,更是一个关于现代企业治理和资本力量如何重塑产业格局的深刻案例。

它冷酷地揭示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身后可能面临的传承危机,以及资本市场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

郑氏家族的故事已经落幕,而船王任元林的新帝国,才刚刚起航!

对于郑永刚留下的烂摊子,还有继母与长子的内斗,你觉得真相是什么?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