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股民嗨了:全球人造负极材料“老大”,“起爆了”!

发布时间:2025-09-19 21:58  浏览量:14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曾一度跌跌不休的杉杉股份(600884.SH),终于迎来了强势反弹的高光时刻!自4月以来,杉杉股份宛如一匹脱缰的黑马,在股市中一路狂奔,最大涨幅竟高达91.18%,总市值也重新逼近240亿元,这一惊人的表现,让众多投资者为之侧目。

回首过往,自2021年起,杉杉股份便陷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如同坠入无底深渊,最大回撤超过86%,股价的持续低迷让无数投资者心灰意冷。然而,

如今却突然“支棱”起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关键因素:

杉杉股份,作为负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产品的主要终端市场是新能源车及储能市场。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杉杉股份曾一度风光无限。然而,市场风云变幻莫测,2022年、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9.42%、71.56%,业绩的持续下滑如同阴霾笼罩着公司。到了2024年,情况愈发严峻,公司更是亏损3.67亿元,这让投资者们忧心忡忡,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但进入2025年,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公司仿佛一夜之间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季度净利润达到3314.2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这一成绩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投资者带来了希望。公司更是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810.41%至1265.61%!进一步计算可知,公司二季度净利润至少1.09亿元,是一季度的3倍多。无论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与上一季度环比,公司业绩都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

从行业层面来看,负极材料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回暖。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负极材料行业陷入了景气下行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产能过剩+需求疲软+价格战”的多重冲击

产能过剩使得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需求疲软则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库存积压严重;

而激烈的价格战更是让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上市公司业绩也纷纷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杉杉股份作为行业的一员,业绩也连续三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不过,市场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低迷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产能出清。中部和尾部企业由于缺乏成本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2023 - 2024年持续退出市场。这些企业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压力,为行业的回暖奠定了基础。

进入2025年,行业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据隆众资讯统计,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产量达到114.87万吨,同比去年增长7.5%。这一数据表明,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恢复,行业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扩增产能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与此同时,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像杉杉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吃到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据高工产研数据显示,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企业甚至接近满产,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缺少订单的困境,许多企业沦为代加工厂,甚至不得不停工停产。高工产研判断,负极材料行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行业有望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在行业回暖的大背景下,杉杉股份凭借自身多重优势,进一步扩大了收益。首先是规模优势。杉杉股份是全球人造负极材料的绝对“老大”,在2023年、2024年均排名第一。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5年上半年,杉杉股份依然稳居榜首。庞大的业务规模使得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当行业反弹时,公司能够迅速抓住机遇,吃到最大的“蛋糕”。

其次是一体化优势。石墨化是负极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其成本占比在55%左右。杉杉股份高瞻远瞩,构建了一体化模式,打造了内蒙古、四川、云南三个一体化基地。通过一体化布局,公司的石墨化自给率持续提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较同行更具降本优势。这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除了基本面和行业因素外,公司内斗的结束也为杉杉股份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023年,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突然离世,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其子郑驹与继母周婷围绕公司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场内斗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也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忧。

今年6月26日,郑驹所持181万股股票将被司法强制执行,执行后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在此之前,今年2月25日,杉杉股份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一旦控股股东重整结束,杉杉股份或将“易主”。然而,目前上市公司业绩强势回暖,这对杉杉集团的重整显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业绩的回升意味着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重整将会更有吸引力,届时重整的条件也会更加优越。

事实上,目前的杉杉股份是相当优质的资产。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0.27%,较上年同期减少2.03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偿债能力增强。目前,公司每股净资产9.6元,几乎与股价10.65元相当,这说明公司的股价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此外,由于常年杀跌,即便现在经过了一波反弹,杉杉股份估值依然是偏低的。与业内主要龙头相比,璞泰来去年营收仅杉杉股份的72%,但目前市值达到376.14亿元,是杉杉股份(239.56亿元)的1.6倍。这充分说明杉杉股份的股价被低估,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杉杉股份在经历了漫长的低谷期后,终于迎来了强势反弹。基本面困境的反转、行业的回暖、公司自身的多重优势以及内斗的结束,共同推动了公司的发展。未来,随着行业的持续向好和公司自身的不断努力,杉杉股份有望在资本市场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