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负极材料项目将落地宁德!

发布时间:2025-09-15 19:03  浏览量:14

宁德古田县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尤其重视新能源产业。

起点锂电获悉,近期,古田县招商局与凯金新能源达成合作,又一新能源项目即将落地古田县。

该项目预计投资达50亿元,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到每年60亿元,为古田县带来3.6亿元税收,近期将会举行签约仪式并启动建设,计划在明年6月实现投产。

本次项目所在地宁德市古田县,为宁德市新能源产业重要延伸地带,古田县新能源产业以储能项目为主,在今年6月落地了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也是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该县的新能源相关项目多集中于鹤塘工业集中区,主要承接锂电池、汽车等产业配套企业。

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2025H1中国锂电池负极出货量为126.9万吨,同比增长34.7%,出货量TOP10企业分别为:贝特瑞、杉杉股份、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凯金新能源、紫宸科技、碳一新能源、河北坤天、翔丰华、广东东岛。凯金新能源目前市场份额尚可,本次大规模扩张效果可期。

01

低调的负极材料“行家”

起点锂电从凯金新能源官微得知,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自2017年开始从东莞向全国范围扩张,先后在浙江湖州以及内蒙、青海、贵州、江苏等地进行布局,其人造石墨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除了石墨外,凯金新能源在硅基负极方面同样有广泛布局,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有气相硅、普通硅氧、预锂硅氧等。

技术方面,凯金新能源的人造石墨产品为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压实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低温性佳、充放倍率高等特点,其生产车间还在近期荣获“基于一体化运营管控的负极新材料行业智能车间”资质授牌,并联手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凯金新能源客户群体广泛,与宁德时代以及LG新能源等大客户进行了紧密合作,在今年5月凯金新能源还荣获宁德时代2025年第一季度供应商质量优秀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趁着固态电池风潮兴起,凯金新能源也在此领域加速布局。

8月,凯金新能源携手立时集团在固态电池领域建立合作,凯金新能源首席技术官周博士与立时集团首席技术官洪博士出席会议。具体来看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创新平台以及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从材料入手延伸至电芯以及下游系统等领域,加速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分工上来说,凯金新能源负责开发适配于固态电解质的新型负极材料,立时集团则负责提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的解决方案,有些痛点例如固固界面以及抗阻大等问题,将由双方团队携手克服。

02

性能成本人造石墨市场崛起

凯金新能源依靠人造石墨在市场打出一片天地,起点研究(SPIR)相关数据分析也认为,今年的人造石墨市场呈现出向好趋势,今年上半年中国人造石墨出货量超116万吨,占比91.6%,同比增长5.3%,由于人造石墨在综合性能上(快充、循环次数等)已经优于天然石墨,二者差价也在逐渐缩小,所以优势更大。

早在2020年,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市场份额还呈现四六开形势,结果短短五年时间人造石墨已经占领九成的市场份额,这一变化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走势相似,同样的时间里磷酸铁锂也在以迅速的增长吞噬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

这一切的原因来源于成本与性能的平衡,无论磷酸铁锂还是人造石墨,在性能提高的同时,成本也一降再降,制造技术的成熟让拥有成本优势的天然石墨逐渐丧失优势,人造石墨提高倍率性能的同时,在生产良率以及产线制造上显出厚积薄发之力,同时又遇到锂电行业发展期以及内卷期,人造石墨开始大规模折扣价销售,与磷酸铁锂一样成为更优选择。

但这也有负面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利润逐渐收窄,市场分析认为目前人造石墨的原材料石油焦价格出现上涨,会挤压人造石墨的利润,尤其是中低端人造石墨更是有概率出现利润倒挂情况;其次的影响就是成本走低会导致更多企业选择人造石墨造电池进行走量,阻碍硅基负极市场进展,因为目前硅基负极还无法进行有效降本。

从人造石墨玩家的市场份额来看,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势正在向头部企业靠拢,贝特瑞/杉杉/中科星城未来将会是该市场的三大主要势力,凯金新能源与尚太科技处于第二梯队,将面临一些竞争压力。

尽管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目前锂电池市场还处于性能诉求阶段,所谓性能诉求不仅仅是能量密度的提升,更是安全性/循环寿命/价格/倍率性能等多种特性的平衡,在众多条件的平衡下,人造石墨以六边形战士的身份脱颖而出。起点锂电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磷酸铁锂正极与人造石墨负极还会是最佳拍档,搭载于储能电芯领域。

作 者:宋博文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Lib1222)!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