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净利大涨1079.59%

发布时间:2025-08-30 21:55  浏览量:17

来源

| 炭碳论谈

2025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5,848.43 万元,同比增长 1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730.82 万元,同比增长 1,079.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6,859.89 万元,同比增长 605.24%,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1)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销量与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提升,偏光片业务虽盈利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稳定运营。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 41,455.43 万元。

(2)母公司财务费用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参股企业亏损,合计影响当期损益约-16,630.32万元;本期非核心业务整体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蝉联榜首。凭借技术优势,公司快充产品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新型硅碳产品和硬碳负极材料导入下游客户,实现批量供应。

截至报告披露日,负极海外芬兰 10 万吨产能项目已完成 EIA 环评公示,具备后续工程建设条件。此外,公司与 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天然石墨材料的市场拓展,以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对高性能负极材料的需求。

公司积极推进供应链合作和技术工艺创新,着力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一方面深化上游合作,与国内外原材料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原材料开发,夯实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聚焦工艺突破:自主研发厢式炉石墨化加工工艺,凭借大箱体设计提升装炉量,进一步凸显成本优势;同时,加速新型石墨化技术布局,持续攻坚连续石墨化工艺,不断深挖生产端降本潜力。

公司硅基负极产品技术和产业化进程保持领先:硅氧产品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户并实现装车,同时成功突破第二代硅氧材料低温循环技术瓶颈,相关技术已获得美国、日本专利授权并批量供应海外头部电动工具厂商;自主研发的均相沉积技术显著提升硅碳材料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高压实、长循环硅碳负极产品实现量产,已完成球形硅碳原料多孔碳自主合成技术和匹配高硅体系的石墨材料开发,宁波硅基负极生产基地部分产能已投产。

公司根植于负极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持续保持人造石墨产品市场份额领先,目前已经形成了领先的产能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能布局优势。公司已经完成石墨类负极材料的中期产能战略布局,包括内蒙古、四川、云南三个一体化基地,其中内蒙古、四川一期、云南一期已投产。此外,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公司已规划芬兰10 万吨负极产能项目,目前 EIA 环评公示已完成,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为更好顺应下游客户的需求升级趋势,牢牢把握硅基负极市场需求爆发的契机,公司已领先布局宁波硅基负极产能基地,其中一期部分产能已投试产,并实现批量出货。此外,公司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通过提产增效、技改升级等举措,推动各工序实现产能充分释放、收率提升与成本优化,进一步扩大一体化工厂的产能规模,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会议主办:鑫椤资讯

会议支持: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邀赞助: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1-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