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向湖北靠拢,湖北能给湖南什么?靠拢好,还是合作与发展好?
发布时间:2025-07-27 16:04 浏览量:5
湖南和湖北,彼此靠得那么近。有时候人们喜欢简单地将两个省份捆绑在一起。什么“中部双子星”,什么“两湖一心共发展”,总之绕不开纠缠与比较。但真要说湖南真心想抱湖北大腿?听上去就有点怪,哪里对劲呢?!
湖南一向以自信自强著称。说她想依附湖北,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场景,多少带点自嘲和调侃的成分。经济数据面前,这气质就出来了。湖南的土地面积,是21.18万平方公里,比湖北还多。常住人口,湖南6568万,高出湖北接近千万。你说资源和兵员,湖南一点不虚,况且从最新(2023)年数据,流向湖南的湖北人不少,81万湖北人在湖南,远超去湖北的湖南人。
这个现实,挺有意思。换个角度,谁在靠拢谁?不少数据指向,湖北人更乐意去湖南打拼,而湖南本地对自己的吸引力心知肚明。外来人口最多的不是外省,恰恰是来自近在咫尺的湖北。那种湖南“求着”湖北带一把的说法,只能让湖南人苦笑。但人家说归说,身体是诚实的。武汉这么发达,GDP领先长沙6000亿,可长沙的街头巷尾,湖北口音的打工者,就没见少过。哪怕工资只有两三千,面对问询,他们嘴上说得轻飘飘,行动却实在得很。
有人追问:那湖南要选邻居,为什么不往湖北看?湖北经济猛,产业多,央企国企林立,是不是选湖北才是正道?看起来是套路的提法,可更像个伪命题!简单翻一下湖南和广东的数据,有意思的事就出来了。广东,是中国经济的高地,全球体系都数得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的窗口和桥头堡。湖南人一直说“深圳是湖南的省会”,有网友调侃,搞笑又真实。
2023年,单广东来湘投资的项目就有3400多个,到位资金5700多亿元。湘商企业从广东回湖南投资,仅一季度134家企业资金额超700亿,占全国到湖南投资额的四成多。粤港澳的湖南人有511.6万,这数据不是编出来吓人的,从事行业五花八门,教育、商贸、制造、服务都全。
顺带一提,广东的大企业在湖南栽下的根,相当扎实。蓝思科技、华为长沙研究院、格力电器、新能源车工厂,甚至连深信服、金蝶这类软件企业也选长沙。湘西最边远的州都有广州工业园。在招商引资、产业协同上,广东对湖南的带动,不是小链条,而是条条大动脉。
再看看外省企业2017-2023年意向湖南的头五名,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湖北不在前列。香港、澳门也是湖南第一梯队的外资来源地。湖南从粤港澳这个全球大舞台引进的资金、技术、人脉,说是内地兄弟省份难以匹敌的。
多说几句浙江,7000亿的湘地投资,桩桩件件都落到实处。浙商杉杉控股、吉利、旗滨、哇哈哈、中通、均瑶等,无一例外都将湖南当作下一个高地。说湖南只会向南靠广东,忽略了湖南自力更生、放眼全国的定力。
不过事情也没绝对。湘鄂合作也不是一纸空谈。实际上,这些年来湖南和湖北的合作协议,密密麻麻,涵盖方方面面。不胜枚举的框架协议,各类“宣言”、“行动方案”,交通物流到生态环保,市场监管到跨省公积金,干得也挺多。洞庭湖生态区、武陵山协作区到湘北鄂南环洞庭湖政务协作圈,合纵连横,倒也真是没闲着。
纵然如此,大型央企、头部企业,很少有湖北企业将核心资本、产业链条向湖南大规模转移。就算武汉的工业门类再全,想要源源不断“分羹”给湖南,还真不现实。新冠疫情三年,湖北GDP能逆跌强升,靠的是特殊政策加持和全国资源倾斜。指望常态下的“带飞”,只怕难有回音。
总结着说,湖南人的行动力,从来都是多路并进。做生意去广东、北京,招商引资盯着长三角、粤港澳。走南闯北,湘商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湘商400多万,每年回流湖南的资金两万亿。这是一种包容或者说弹性的生存策略,不依赖某一家,也不拒绝融入所有强势圈。
表面上看,湖南是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中心。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板块的流动早就不是地缘决定一切。湖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甚至成渝圈都插得上一脚。真要选“抱谁的大腿”——实际是能合作就一起上,能单干就自己闯。湖南不是没尝试过与湖北形成深度一体化,但最终走得更远、带动更多的,始终是广东、浙江这样的超强外省力量。
或许最真实的情况是:湖南凭什么靠别人?湖南这些年拆掉落后、兼并重组、招商广纳,靠回流湘商、靠优质平台、靠自己搞投资环境。想做强,要同时拥抱外来资源,也持续自己造血。合作是必须的,但单向依赖,不是路子。
另一方面,外界议论湘鄂孰优孰劣,其实注定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数据冷冰冰,背后的迁移却很复杂。有的人在湖南挣着“三千块”,并不羡慕武汉的“新一线”。有的人在广东深圳拼命,只是为了融进大世界。湖南人的选择多元,就是一种自由。
看起来,好像湖南没得选,更像是湖南自有主张。从这个视角看,湖南依然保持警惕——靠别人帮自己发展只会让自己懈怠,要么多面开花,要么步步为营,没有所谓的“大腿”好抱,也没有必须的依附。
人们总说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性格来自于选择的权利。可以南下广东,可以东拓浙江,也可以深度嵌入中部圈,不设藩篱,不断打开边界。
回过头看,谁也不能替代湖南走的每一步。各自寻找机会,谋局找突破才是本事。有些事,湖南靠谁其实都不太灵。
反正,生活向前走着,不会因哪个邻居发达就改变节奏。湖南始终是一块有想象空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