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千企千红 | 开展双语标识巡查,助力首都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5-07-23 00:37  浏览量: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全面推动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开展“千村千企千红”社会实践活动。2025 年暑期实践立足“千村千企千红”主题方向,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6个学校重点实践项目,13个学校支持项目,19个学院精品项目,3个学生社团专项,2个教师课题专项,24个研究生专项,4个校友专项,2个中外专项,共计352支团队、2032名师生将秉持着真学、真看、真听的态度,深入乡村田野、企业一线和红色教育基地。贸大青年将用精神伟力激发青春活力,用青春行动建设美好中国!

7月8日—11日,学院精品项目“语通四海双语巡查先锋一队”实践团在张杉杉老师的带领下,响应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需求,充分发挥英语专业学子的学科优势与社会责任感,深入北京市朝阳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社区、文化地标、商业空间及公共滨水区域,开展了一次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双语标识巡查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立足实地考察,聚焦现实需求。通过系统性的影像记录、严谨的问题梳理与深入的分析研判,力求全面掌握区域内双语标识的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实践团不仅关注标识的语言准确性,也审视其规范性和功能性,并特别关注在安全警示、社区服务、文化展示等特定场景下的标识需求。

01

聚焦功能区

阜荣街社区与望京小街

首日,实践团赴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丽都会客厅开展双语标识巡查工作。在工作人员的协同配合下,团队成员迅速启动工作流程。各成员依据分工,分别负责场景拍摄、标识内容拍摄与影像记录工作,通过近远景拍摄,完整留存每一处双语标识的原始信息,巡查范围涵盖指引标识及内部功能分区说明等。

完成丽都会客厅巡查后,实践团随即转场至坝河沿岸。沿河岸行进过程中,团队成员专注于沿岸指示牌、警示牌等各类双语标识的巡查工作,同步进行影像记录,为后续标识优化工作积累了详实的基础资料。此次巡查坝河点位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共设施及坝河沿岸潜在危险区域缺乏必要的双语标识,尤其缺乏醒目的警示性双语标识。同时,巡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标识英文表达不够地道流畅,例如“当心落水/Be Careful Not to Fall into Water”,存在优化空间。因此, 建议对坝河区域相关点位进行双语标识补充,并对现有翻译进行专业审校与修正,确保警示信息的准确传达。

02

深耕社区与文化商业区

丽都会客厅与坝河沿岸巡查

次日,实践团聚焦望京街道,先后巡查了阜荣街社区、望京小街图书馆及望京小街。

阜荣街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区,其标识面向居住户主,主要集中在园区环境保护、小区设施使用、方位指引及安全保护警告性标识等方面。因其住户中较多非中文母语者,应加强双语标识的覆盖范畴并排查标识翻译错误等情况。此外,考虑到住户中多韩国、德国人的现状,建议阜荣街社区在标识中增加韩语与德语相应译文。

望京小街图书馆的标识较少,集中于方向指引、禁止性标识与图书分类等领域。望京小街作为商业区与办公区,其标识集中于安全保护警示性标语与方向指引等领域。在巡查期间,实践团还对路过的一群外国游客进行了关于双语标识便捷性的采访调查,获取了宝贵的一手反馈。

03

探访民族文化窗口

中华民族博物院北园

7月10日,实践团在中华民族博物院工作人员引导下,对博物院北园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双语标识巡查。本次巡查重点聚焦于各民族特色建筑旁的双语简介标识。

巡查时,拍摄的团队成员携带拍摄工具,采取“双人协作拍摄法”对双语标识进行细致记录,一人负责远距离拍摄整体环境,确保标识与周边景观的关联清晰;另一人近距离聚焦文字部分,特写中英文内容。遇到模糊标识,两人会沟通调整角度,反复拍摄直至文字清晰,详细标注标识位置,同步拍摄周边参照物以便精准定位,确保每处标识都被完整记录。途中遇见韩国友人,团队成员对其进行双语标识相关问题采访,拓宽了调研视角。高效的团队协作确保了整个北园标识巡查与拍摄工作的顺利完成。

04

对标国际标准

奥林匹克塔与奥运博物馆

7月11日,在奥林匹克塔及奥运博物馆双语标识的巡查实践活动中,实践团中的每一位成员秉持着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区域内各类双语标识进行了全面检查,囊括场馆导览、展陈说明、安全提示等各类标识。从入口处的“观众服务中心/Visitor Center”,到展厅内的“楼层导览/Map and Guide”、再到特定点位的“最佳拍照点/BEST PHOTO SPOT”等标识,均逐一核查。巡查结果显示,这些标识在翻译准确性、语言规范性、排版清晰度及国际化程度方面均表现优异:英文翻译精准对应中文,字体大小适中,设计符合国际惯例,能够有效服务全球游客。这充分体现了场馆管理方对双语标识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专业水准,是打造高水平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支撑。确保这些标识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将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有力促进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与国际交流。

实践感悟

四天的双语标识巡查,从高端会客厅到市井社区,从博物院到奥运地标,让我深刻体会到规范、清晰、包容的语言环境对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意义。每一次发现标识缺失或翻译生硬,都让我思考如何更好地搭建语言桥梁。在望京小街采访外籍人员、在博物院与韩国游客交流,更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工作的价值——让信息无障碍,让城市更有温度。这次实践对我来说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检验,更是服务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培养。

——英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

沙依拜·阿不都

本次实践极大锻炼了我的观察力与专业严谨性。在张杉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系统学习了标识拍摄记录的标准流程和协作技巧,特别是在博物院采用的双人拍摄法,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分析坝河警示语翻译、探讨社区多语种需求的过程,让我认识到翻译绝非简单的文字转换,更需考虑语境、文化习惯和实际功能。对标奥塔博物馆的高标准,也为我们未来优化工作树立了标杆。这次经历让我更坚定了提升专业能力,为城市国际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英语学院2024级本科生

史紫馨

你的票根里藏着哪些专“暑”记忆?

千村千企千红 | 走进广西桂林,探寻中小企业“出海”之旅

千村千企千红 | 走进黑龙江哈尔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