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后妈抢家产闹满城风雨,以为赢了?扛下百亿债,原是被做局!
发布时间:2025-07-20 15:09 浏览量:5
2025年春末的那场债权人会议上,我坐在后排看着周婷起身发言,她无名指上那枚鸽子蛋钻戒在冷光灯下晃眼,可捏着发言稿的指节却泛着白。谁能想到,这个一年前还在媒体镜头前宣告“执掌杉杉”的女人,此刻正对着满场讨债者强装镇定——这场被外界炒成“后妈夺产”的豪门戏码,翻到最后竟是她自己扛下百亿负债的账本。
郑永刚走得突然,2023年冬夜那场心梗让整个浙商圈子都震了震。彼时舆论都盯着他没留遗嘱的破绽,说郑氏家族要乱,说年轻的郑驹镇不住场。可很少有人注意,郑永刚生前接受《浙商》杂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做企业就像搭积木,看得见的块块是资产,看不见的缝缝是安全垫。”后来才明白,他说的“安全垫”,就是那套藏在股权架构里的乾坤。
杉杉的架子远看是三层楼:最底下的杉杉股份亮堂,锂电池材料、偏光片这些赚钱的营生都在这儿,年报上百亿营收看得人眼热;中间的杉杉集团像道夹层,握着上市公司23%的股份,却总在财报附注里若隐若现;最顶上的杉杉控股则像道暗门,郑家人的名字都藏在股东名单里,64%的持股比例攥得死死的。
前两年新能源热的时候,各地政府捧着钱找杉杉合作。眉山要搞负极材料基地,地方基金投了20亿,占了杉杉控股6.65%的股;张家港上偏光片项目,国资也拿了杉杉集团15.2%的份。外人看着是入股,内行人都清楚,这是“明股实债”——钱给你用,到期连本带利得还,利息比银行贷款还高些。这些账,全记在中间那层的杉杉集团名下,上市公司的报表里干净得很。
郑驹从2015年就顶着总裁头衔在集团里转,十年下来,郑永刚的老部下比如外甥杨峰、财务负责人陈光华,早就在关键岗位上替他铺了路。可2024年夏天起,这些人突然陆续从董事会退了,连治丧委员会里露过面的几个元老也没了踪影。那会儿周婷正带着律师团队在总部大楼吵着要查账,满世界宣告郑驹“年轻无能”,没人留意这场悄无声息的撤退。
等到周婷在2024年11月踩着高跟鞋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才发现抽屉里除了公章,全是催债函。杉杉集团的账本上,关联方欠的钱从年初的19亿疯涨到年底的111亿,其中95亿都指向郑氏家族的关联公司。更要命的是2024年全年亏了159亿,光坏账就提了98亿,资产减值60亿——这些窟窿,早就在她来之前被人掏空了。
2023年锂价从60万一吨跌到10万,整个行业都在收缩。宁德时代靠着稳定的现金流把负债率压在65%,可杉杉集团的负债里,90%都是一年内要还的短债。周婷想不通,为什么郑驹前脚卸任去了日本,后脚银行就集体抽贷?直到破产重整报告出来她才看懂,那些年通过杉杉集团融来的钱,早通过各种“往来款”转到了郑氏控制的其他公司,留下的只有她签过字的担保合同。
去年冬天我去宁波采访,碰到杉杉的老员工说,郑永刚生前常在会上说“要给后人留条干净的路”。现在才咂摸出味道,他搭的那三层架子,好时候是融资的梯子,坏时候就是隔火的墙。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照样发年报,核心资产一点没动,郑驹在日本投资的新项目还上了新闻,只有周婷和她带来的团队,困在杉杉集团的债务里动弹不得。
债权人会议结束时,周婷被记者堵在走廊,有人问她后不后悔。她没说话,只是摘下了那枚钻戒塞进包里——那戒指是郑永刚生前送的,如今大概也得拿去抵债了。这场戏里,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只有郑永刚留下的那套规则,还在无声地运转着。
豪门里的算盘,从来都比电视剧复杂。你看到的夺权,可能是别人故意让你抢的烫手山芋;你以为的胜利,或许早被算进了别人的退路里。就像郑永刚说的,看得见的块块是资产,看不见的缝缝里,藏着的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