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宗庆后?老一代企业家当年埋的雷,正一个个爆开

发布时间:2025-07-16 15:30  浏览量:6

宗庆后立了一辈子的人设,在离世一年多以后,还是没保住。

一场远在香港的遗产争夺官司,三个突然冒出来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让他亲许给宗馥莉“唯一继承人”的头衔碎了一地。

这是宗庆后早年种下的“因”,如今却成为宗馥莉乃至娃哈哈咽不下的“苦果”。

或许不止宗庆后。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

宗庆后那一代企业家发迹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有些在当时不起眼的小错误,现在已变成一个个即将爆开的雷。

01

在香港法院起诉宗馥莉的,是三个自称宗馥莉“同父异母兄弟姐妹”的人。

在诉讼中,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的诉求,是阻止宗馥莉动用家族信托中18亿美元资金,并依据早年承诺,要求每人获得7亿美元的分配权。

这个开设在香港汇丰银行的离岸家族信托,据称是当年宗庆后委托下属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三人的未来作一个经济上的安排。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目前原告已申请调取宗庆后2023年留存在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

虽然比对结果尚需时日,但从宗馥莉的反应来看,三人的身份基本不存在疑问。

宗馥莉方面只是否认了对方关于自己“非法处置”信托账户资金的证据,并称没有收到过任何遗产或信托执行指令。

但从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宗馥莉方面并没有对三人的身份提出质疑。

要知道宗庆后在世时,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只有宗馥莉一个独生女,宗馥莉是其“唯一继承人”。

而如今突然冒出来的三个子女,据原告律师的说法,是宗庆后当年在美国与娃哈哈早期的高管杜建英维持长期伴侣关系时所生。

如果这只是一场嫡庶之间的遗产争夺还好,现在的局面是,娃哈哈的股份也被牵扯了进来。

据媒体报道,三人除了在香港发起诉讼之外,还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确认其对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

在宗庆后离世、宗馥莉接掌之后,娃哈哈经历了一系列动荡。

从多名老臣离职,到10多家工厂、企业停工;从数百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移,到外界盛传的“去娃哈哈化”。

如今看来,宗馥莉的每一步,似乎都是在提前落子布局,以应对今天爆开的雷。

只是她的“兄弟姐妹”没有给她更多的时间完成最终的布局,如果他们的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还不知道动荡中的娃哈哈要如何挺过这一关。

02

事实上,何止宗庆后。

老一代企业家在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发迹时,或多或少都埋下了大大小小的雷,如今差不多也到了一个个爆开的时候。

比如,与娃哈哈类似的,还有杉杉股份。

2023年2月,让杉杉西服成为知名服装品牌的创始人郑永刚因病离世。由于未留下任何关于接班人的遗嘱,长子郑驹与继母周婷之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公司控制权争夺战。

从2018年到2020年,郑钧先后出任杉杉控股的法人及董事长、杉杉股份董事及副总经理、总经理。无论怎么看,这都是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节奏。

在郑永刚离世后,郑钧果然接掌了杉杉股份董事长一职。

但在周婷看来,身为郑永刚配偶的自己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在与郑永刚结婚后,周婷也一直参与到公司的各项决策中,得到了郑永刚的认可,能力毋庸置疑。

在郑永刚离世次月,周婷就和她的三名未成年子女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对郑永刚名下宁波青刚51%的股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去年11月,经过一番争夺后,周婷成功上位,成为新一任董事长,郑驹则退居副董事长一职。

今年6月,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郑钧持有的181万股已被宁波中院裁定强制处置。至此,郑钧持有的杉杉股份数量清零。

比如,与娃哈哈不同的,还有因接班安排失误最终走向破产的重庆力帆。

2017年9月,79岁高龄的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卸任,将公司交棒由牟刚领衔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然而,力帆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从创立之初尹明善家族中人就在公司出任各种要职。儿子尹喜地和女儿尹索微均出任董事,尹明善本人也退而不休,仍手握公司实际控制权。

庞大的家族势力和盘根错节的利益团体,让接班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左右掣肘。

果然,两年后的2019年8月,力帆就发布公告称,陈卫、总裁马可、非独立董事岳川、副总裁董旭均因“个人原因”相继辞职。

至此,尹明善亲手构建的第二代领导团队分崩离析,仅剩一个董事长牟刚。

最终,尹明善只得让自己年仅25岁的孙女尹安妮走上前台,出任力帆第四届监事会股东监事及力帆控股的副董事长。

虽然力帆最终走向破产的原因很多,但根源出在尹明善卸任后官司管理的长期混乱。

或许只是出于无心,但可以说正是尹明善当初在公司制度设计时“埋”下的雷,最终将力帆炸落破产的深渊。

03

以上还只是知名企业家,在他们背后,还有无数不知名的老一代企业家爆开的雷。

爆了的雷已不可细数,未爆的雷也正在浮出水面。

比如万达。

如今王健林疯狂“甩卖”各地万达广场的举动,很难说不是在为当年乘着政策东风大肆扩张在还债。

比如万科。

在王石时代就没能解决的股权分散问题,一直以来都让万科在资本博弈中持续承压。

在业绩好的时候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去年财报万科陷入494亿元史诗级亏损,让这一问题变成万科头顶上随时会滚落的巨石。

比如格力。

当年,董明珠一步步将格力带到了国内空调市场的霸主地位,在格力内部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无以复加。

如今,随着董明珠的很多理念已有与时代脱节的迹象,这种影响和权威也开始反噬格力,已被美的和海尔这两个老对手拉开了身位。

公平地说,这些老一代企业家埋下的雷,固然有部分本可避免,但也有一些是无意或无奈为之。

在当时的情况,这些今天的雷,可能是他们那时候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再成功的企业家,也逃不开时代的局限性。哪怕是新一代风头正盛的企业家,也是如此。

将个人形象与企业深度绑定的雷军,确实为小米带来了无穷的话题和实在的销量,但这种绑定始终是一柄毁誉与共的双刃剑。

刘强东带领京东高调杀入外卖市场,在已经深度布局物流重资产的同时又“烧钱”打外卖价格战,谁能保证京东将来不会被这过长的战线拖垮?

张一鸣的字节跳动如今已是横跨短视频、电商、社交、资讯分发的商业“帝国”,但在美国随时面临被强制收购的TikTok始终是一颗待排的“雷”。

有数据显示,国内集团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年,10年以上的不足3%。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3.7年,5年以上的不足7%。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功绩,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问题。

时代的局限性如此,企业家们也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但愿这些已经爆开或即将爆开的雷,不要将他们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