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登上全球时尚权威媒体《WWD》,颖宝的国际影响力又强了!
发布时间:2025-07-17 13:49 浏览量:5
赵丽颖,最近这个名字的热度不降反升。不到一天,纪梵希全球彩妆官宣出炉,就见纪梵希美妆的官方账号连夜更换背景图,一时间全网都觉得哪儿都能看到她。粉丝不闲着,连去商场打卡拍广告牌这种老套活儿,也仿佛变成了社交新风潮。纪梵希这回究竟是捡到宝了,还是只是一场短暂狂欢?外网权威时尚大V《WWD》的背书也随即上线,称她是“China’s daytime drama queen”,正儿八经的中国电视剧女王!
网友在微博、朋友圈刷屏,不停夸赞赵丽颖的每一帧广告图,说什么“侧颜绝了”“气场全开”,还有人嚷着要在广告牌前排队合影。也有人表示,光是浏览网页版APP小说都能刷到6次广告,夸张一点,进个厕所都有人感叹:“这次广告图拍得太好了!”不可否认,投放密集加声量配合,赵丽颖的曝光度是真的赚够了。可要说纪梵希选她,单单靠美貌或流量,其实略单薄。
谁都知道《花千骨》《知否》《风吹半夏》这些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可真回头细想,不只是这三部。《杉杉来了》倒更有烟火气,《楚乔传》替不少观众制造过全网刷牙梗。有趣的是,同样的赵丽颖,在综艺里会怼人会憨笑,广告片里又能hold住御姐疯批,切换自如,仿佛换了个人。外媒《WWD》强调她的角色横跨古装与现代剧,说她“因电视剧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但细细盘一遍,赵丽颖的演出跨度可不止于此。她在短视频中一个回头、不算标准的英语问候,都能快速席卷热搜,有人说靠国民好感和亲和力,也有人觉得外界高估了流量明星的影响。可事实就是,这些混杂着热度与争议的评价,反而成了赵丽颖的最大安全感。
粉丝们骄傲说,她现在手上握着全球14个品牌代言:奢侈、国民、运动、护肤、珠宝,什么种类都有,一水儿摆满桌。再抠细一点,浪琴与她合作8年了,放在艺人圈算得上“最长情品牌”,也有网友调侃:“代言数量比新剧库存还多!”从数据看,2024年第一季度,被她代言的化妆品系列在线下销售同比增长了27%,有金融分析师认为这关键得益于赵丽颖的“带货力”。品牌认同感、公众认可度、社交平台活跃,种种交叉作用下,让她的商业价值如同雪球越滚越大。可箭在弦上,谁也无法断言下一个爆款她是否朝夕之间就能拿到,该怎么说呢?市场的不确定,本身就成了明星们最稳妥的抓手。
说起来,背后的这些品牌也不是只看当下流量。纪梵希用“先锋之势”来形容赵丽颖,某种程度有赌的成分,即打造下一个国际级中国名人。去年TOD’S签约龚俊、LOEWE选择王俊凯,都多少反映出大牌在中国市场的新玩法——找踏实的优质偶像,希望能平衡话题性与口碑。只是赵丽颖的性格,看似柔和,实则工作起来雷厉风行。研究团队对她近期社交发文的热度分析,单条官宣微博热度在12小时内达到9000万,不含任何水分。她的受众集中在25-35岁,既有消费力,也有稳定粘性。有人愿意为英气侧颜买单,却也有人只把她当作屏幕里的“国民妹妹”,现象级的流量和细腻的转型之间难免会拉扯。
外媒的“全球彩妆大使”称号好听,也不罕见。2023年韩素希被兰蔻全球官宣,数据榜却显示品牌增速不如意。前两年Dior换代言换得飞快,效果有好有坏。赵丽颖这次,不少人质疑仅凭一轮广告图就奠定女王地位未免仓促,然而《WWD》把“新篇章”这种说辞挂在她的名字上,不得不让人多了不少期待。应该说,她在国内电视台的影响力,已经足够撑起“电视剧女王”这个标签。问题在于,标签会不会有一天变成限制?
赵丽颖曾在白玉兰奖上说:“在世界观众心中我是小骨、是明兰、是楚乔、也是许半夏,但最重要的是我是中国女演员赵丽颖。”这话坦率,不见得有多煽情,却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她的剧在海外也许没有太大声量,可三年多之前登陆Netflix的《知否》,一度占据平台内亚洲剧榜前十。右手是国内粉丝对新剧“库存告急”的殷切期待,左手是国际品牌看重的审美外形与流量担当。赵丽颖自己会不会有过矛盾?很难说清。她今年唯一待播的电视剧《造城者》,离上线遥遥无期。粉丝聊着等入组,也开始担心转换赛道可能带来的困惑。没错,国际顶流和国内代表是两条路,不会时时相通。
数据能佐证的只是热度。后台数据显示,赵丽颖线上官宣后的百度指数在24小时内猛涨了2.3倍,微博话题过4亿。社交舆论看似一边倒地好评,但跳出粉圈,普通观众或许并没有完全买账。有人说广告图摆拍过度,有人说女王气场不够。可是,失之偏颇的网友调侃、竞争友商的客套祝福、热搜背后的公关运作——每一步,都让这个“女王人设”变得既结实又虚幻。
在众多商业合作里,赵丽颖的团队明显很谨慎。不接低端快消,不随波逐流参与过度炒作。她自己的轨迹也够酷,早年“拼命三娘”被贴成标签,近两年选戏更挑剧本,不怕断档。只是娱乐圈有多变?谁都知道新流量天天有,今天万人吹,明天可能就全网失语。要说她一定还会持续爆红,谁也不能拍胸脯。市场、口味、潮流和资源,从不稳定。有时候自信在一夜之间就会消散,没人能一直“神颜”“百变”。但,赵丽颖还在试。合作继续,挑战不断。
《WWD》是全球时尚圈风向标,这样的认可不是天天都能拿到。可某种意义上,赵丽颖其实要的不是被更多媒体赞美、也不是流量霸榜。她可能更渴望自己的下一个角色立得住、被记住。不需要标签,不需要点赞排行榜的数字。谁知道她自己是不是偶尔也会觉得既荣耀又夹杂焦虑?毕竟,中国电视剧女王这个称号背后,飞快流动的商业和期待是冰冷的,也是消耗性的。
赵丽颖的商业价值和演艺口碑,眼下还在双线共振。当下热度高涨,也不保证能永远延续。得失之间,前后有时候就自相矛盾。她不是唯一的幸运儿,但这条路风光和泥泞并存。至于未来,谁也说不上,谁又不是抓空的、拼了命想多走一步的攀爬者呢。
讲到头来,赵丽颖在中国内娱和国际高奢之间的穿梭,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现实混合体。不完美、也不圆满,倒很真实。能被世界看到,能让品牌主动选择,还能有粉丝等她一部一部拍下去的机会,这就已经足够幸运。
每个人都能在赵丽颖身上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世界变幻太快,不必纠结完美与否,发光的时候,就大大方方闪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