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姚湾码头!赣江畔崛起现代化大港,水铁公联运打通物流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7-16 23:14 浏览量:6
南昌姚湾码头可真给咱南昌人长脸,作为南昌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码头,它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让每个南昌人心里都美滋滋的。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姚湾码头。
姚湾码头在南昌县富山乡,位置那是相当不错。北边靠着南外环高速,南边挨着姚湾大道,西边就是赣江主航道,东边是抚支故道,整个规划面积有386.90公顷呢。以前这儿就是赣江冲积出来的平原,老一辈人都在这儿种地、打鱼过日子。早年间,因为挨着赣江,明清的时候就慢慢有了个小渡口,周边的农产品都从这儿往外运。到了民国,有木帆船往返南昌城区,运点稻米、竹木啥的,不过那时候设施不行,规模一直大不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姚湾还是以种地为主。直到2010年代,南昌开始搞“揽山入城、跨江发展”,赣江沿线才慢慢热闹起来。2019年,江西省开始研究浙赣粤大运河的事儿,姚湾因为位置好,被划进规划里,成了南昌港的核心港区。2021年,姚湾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工,这才正式开始从传统农村变成现代化港口。
现在的姚湾码头是南昌港在建的最大综合码头项目,也是全国一次性批下来泊位最多、岸线最长的内河港口码头。整个项目分两期建,一期工程2023年6月完工,建了18个泊位,5个是运件杂货的,13个是运散货的,设计一年能运散杂货1040万吨、集装箱15万标箱。二期工程去年8月也全建完了,增加了堆场、货棚、筒仓这些配套设施,还用上了智能装卸系统,货物能“一站式”集散,效率高多了。
《南昌县中心城区姚湾片区(YW01单元)详细规划》草案公示
为了让货物运输更方便,姚湾码头正使劲建“水铁公”多式联运体系。疏港大道和南外环高速直接连上,527路公交能直达莲塘城区,复兴大桥通车后,从码头开车到九龙湖核心区只要20分钟。以后九龙湖站、市郊铁路昌高线和市域铁路昌樟线建起来,姚湾码头作为南昌国际陆港水铁联运枢纽的地位就更稳了。
在产业布局上,姚湾片区按“二轴四区”来规划。沿着疏港大道和富港大道形成产业发展轴,分成公共交通场站、产业集中、仓储物流和港口集散四个功能区。现在,小蓝经开区的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都陆续搬过来了,三一重工、正邦集团这些大企业也在这儿设了区域物流中心,估计能带动上万人就业,真是越来越红火。
交通方面,姚湾码头的交通网越来越发达。公路上,疏港大道、富港大道形成“十”字骨架,南外环高速、320国道是对外的快速路,货车从码头出发,1小时就能到向塘国际陆港,3小时能到赣中城市群。铁路方面,规划中的九龙湖站会通昌樟城际铁路,以后向南能到丰城、樟树,向西能连高安,形成“米”字型铁路网。水运就更不用说了,赣江三级航道整治完,千吨级货轮常年能通航,通过鄱阳湖进长江,直接能到上海港,这能给企业省不少钱呢。
构建“一心三区、一轴两廊”
生活配套也在慢慢完善。码头周边已经建了聚贤小区、姚湾新村等安置社区,房子面积80到120平方米不等,还配了幼儿园、社区医院,生活挺方便。商业方面,杉杉奥特莱斯、融创文旅城这些大商场离码头也就15分钟车程,平时购物、玩都能满足。
再看和姚湾码头隔江的厚田镇,发展模式和姚湾不一样。厚田镇有“江南第一大漠”,靠着厚田沙漠景区,搞起了集休闲垂钓、水果采摘、沙漠探险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带。像大漠农庄,一年能接待10多万人次游客,葡萄、火龙果这些特色种植,一年能赚65万元,带动200多村民就业。在港口布局上,厚田镇规划建红谷滩新城客运码头、小洲货运码头等四个港区,主要发展旅游客运和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它的“一心三区、一轴两廊”空间格局,把北部城镇产业集聚区和中部生态农旅融合区很好地连起来,走出了“产业兴镇、生态富民”的路子。姚湾和厚田,一个是物流枢纽,一个是文旅高地,互相补充,一起把九龙湖向南的发展空间打开了。
展望未来,等浙赣粤大运河全线通了,姚湾码头就会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按规划,到2030年,码头一年的吞吐量能突破3000万吨,集装箱运量占比能提到30%,带动临港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九龙湖片区也在加快建未来科学城,厚田沙漠周边规划建科创产业园,会形成“港口—产业—科创”的完整发展链条。交通网也会继续优化,市郊铁路昌高线建起来后,从码头到九龙湖站只要10分钟,还能和地铁2号线、4号线直接换乘,以后就能实现“在港口上班、在新城生活”的好日子了。再加上330米知识塔、葡语系国家跨国总部基地这些项目建起来,九龙湖以后肯定能成为南昌乃至中部地区的创新中心,而姚湾码头就是支撑这一切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