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长的购物中心:年总销售额突破2300亿元,在营项目达251个

发布时间:2025-07-16 03:27  浏览量:5

近年来,折扣零售成为零售行业中不容忽视的增长力量。从主打“硬折扣”的奥乐齐、盒马NB,到鸣鸣很忙(含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好想来等零食折扣店,好特卖Hotmaxx、嗨特购Hitgoo等折扣超市/仓店,如同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作为折扣零售的代表之一,奥特莱斯(OUTLETS)也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24-2025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在营业奥莱项目约251个,新增12个项目;2024年销售规模约2390亿元,同比增长4.5%。

公开资料显示: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意为“出口”)的中文音译,是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按照经营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联营、自营、租赁、托管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诞生于20世纪初,最开始是服装企业向员工打折出售过剩的尾货和瑕疵产品,后来范围扩展至普通消费者。1974年,美国内衣生产商Vanity Fair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开设第一家多店奥特莱斯中心。

随着数量的增加和零售额的扩张,奥莱从清理过季尾货库存的“下水道”逐渐转变为承担工厂直销和品牌折扣两大功能的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购物中心,并在欧洲、日本等地扩散开来。

2002年12月,奥特莱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位于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的北京燕莎奥特莱斯开业,汇集200多个品牌,开业当天销售额达到206.6万元,第一年销售额接近3个亿。

经过20余年发展,形成“专业奥莱运营”及“百货多元转型”两类,砂之船集团、王府井集团、首创集团、杉杉商业集团、百联集团、意大利RDM集团等六大奥莱运营商的行业格局。共有奥莱项目约85个,占比三分之一。去年新开5个项目,占比接近一半。

杉杉商业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奥特莱斯连锁品牌,2011年与三井不动产合作开发首个奥莱项目——宁波杉井奥特莱斯广场。2019年7月被唯品会以29亿元的价格收购,后者被誉为“线上的奥特莱斯”。截至去年底,在天津、宁波、郑州、太原、成都、天津等城市布局了20家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

今年9月份,武汉杉杉奥特莱斯广场、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将正式开业。其中,位于长沙自贸会展区核心地带的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将是全国首个“会展+奥莱”双引擎商业体,总投资超过20亿元,总建设规模约15万平方米,规划引入230余家品牌,采用“盒子+街区”模式。

百货业务起家的王府井集团,截至去年底共拥有18家门店,合计建筑面积136.6万平方米,分布在北京、呼和浩特、天津、太原、沈阳、郑州、新乡、西宁、西安等城市。

去年奥莱业务营收达到22.72亿元,同比增长6.14%,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8.73%,比2020年(占9.1%)提高了一倍。毛利率达到63.03%,远超其他业态(百货33.68%、购物中心43.91%、专业店10.33%、免税17.55%)。

百联集团是华东地区百货龙头,2006年联合香港九龙仓打造青浦百联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是全国首家开放式奥特莱斯,打响了上海奥莱商圈的第一炮。截至去年底,已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无锡、济南、青岛、长沙等城市开出9家奥特莱斯,全年营收达到15.17亿元,同比微增0.03%,占集团总营收5.5%;毛利率达78.06%,同比增加0.87个百分点。

其中,百联青浦奥莱是百联旗下业绩最好的奥莱项目,2024年销售额达到62亿元,拥有超400家商铺、超600个品牌。2024年11月二期开工,规划的商铺数量预计在100家左右,车位整体预计增加2500个。项目整体建筑面积将超过20万㎡,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奥特莱斯。

凭借着“名品+折扣”的商业模式,奥莱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在商业地产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周期下,近年来中国奥特莱斯业态销售规模增速和新增项目数量都出现放缓趋势,行业正迎来关键的机遇与挑战。下沉市场是未来发展重点,向体验化、主题化、全业态化、游乐化的复合型消费场景转型是发展趋势,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场景体验和情感价值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