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静系”遭监管后还是认错实控人,经营困境何解?
发布时间:2025-07-15 01:23 浏览量:4
近期,中静新华发布公司债2024年年报,仍披露实控人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对安徽证监局警示函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目前,“中静系”多家公司已陷入经营困境,但中静新华核心资产徽商银行H股正被用于融资,难以变现纾困。
来源:摄图网
实控人退出“中静系”未及时披露,遭监管后年报仍未改
近期,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新华)披露2024年公司债券年报。年报在“报告期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信息”中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宋基金)。
但在年报披露前半个月,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安徽证监局对中静新华,时任董事长、总经理GAO YANG(高央),时任财务总监谭开国、时任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邵澎和高级管理人员陈刚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安徽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主要源于中静新华作为债券发行人存在三大问题。其中,第一大问题为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实控人为宋基金,工商登记显示,该基金目前已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对上述事项信息披露不及时。
工商信息显示,中静新华控股股东上海中静安银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安银)持有中静新华58.61%股权,穿透后,中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实业)间接持有中静安银60%股权。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宋基金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入股中静实业,出资额为3.9亿元,占中静实业总股本的97.5%。目前,宋基金已向其他三名股东转让所持全部中静实业股权,退出“中静系”。
工商信息显示,宋基金退出对中静实业持股后,中静实业仍有三名股东,分别为上海高央家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央家人)、上海高央同事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央同事)和上海高央友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央友人),三名股东持有中静实业总股本之比分别为35%、30%和35%。
其中,高央家人有两名自然人股东孙沪君和郑亮淇,其持股占比分别为40%和60%。高央同事的两名股东也是孙沪君和郑亮淇,持股占比分别为60%和40%。高央友人的两名股东分别为孙沪君和许栋,持股占比分别为35%和65%。上述高央家人、高央同事和高央友人的执行董事兼经理都为GAO YANG(高央),监事都为关莉。
安徽证监局向中静新华及四名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时间为2025年4月9日,该决定在证监会官网公示时间为6月13日。可是直到6月27日年报披露,公司在年报中认定的实控人依然是宋基金。
“中静系”多家企业遭遇经营困境
中静新华公司债2024年年报显示,因徽商银行股权转让引起的纠纷,公司被法院判决向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归还20.08亿元股权转让款项,向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人寿)退还5亿元股权转让意向金及资金占用费,这两笔债务已被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因上述中静新华与上海人寿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2025年6月21日,公司及法人代表LU JIAXIAN,被上海金融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案号为“(2025)沪74执289号”。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述案号相应的案件执行信息,案涉金额为6.74亿元,比中静新华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214.94万元,高了近30倍。
据中静新华2024年度审计报告,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风险。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除了中静新华之外,控股股东中静安银也面临重大风险。2025年4月27日,中静新华公告无法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因未聘请到2024年年报审计机构,公司与控股股东中静安银都无法在4月30日前完成审计工作,无法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导致中静安银未聘请到审计机构的主要原因为:中静安银资产状况及经营情况与公司趋同。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9月27日、10月31日和2025年2月6日,中静安银所持中静新华1.09亿元、4.03亿元和894.45万元出资额的股权,分别被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
2024年和2025年,中静新华累计存在多达10项司法冻结,合计冻结公司所持参股企业5.73亿元出资额。
受限资产高达149.3亿元,核心资产难以变现
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静新华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已逾期债券及其利息(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负债和应付利息)分别为7.05亿元、9.64亿元和10.04亿元,合计金额达26.73亿元。更不用说,据审计报告,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中还有高达50.6亿元的徽商银行股权交易款。
审计报告又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静新华资产总额为186.32亿元,扣除已遭司法冻结或融资导致处置现金流受限的资产合计账面价值149.3亿元,剩余可变现资产账面价值约为37亿元。
进一步扣除流动性差,难于变现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合计约21亿元,剩余可变现流动资产仅约16亿元。
中静新华称由于债务规模巨大,清偿全部有息负债所需资金,只能来源于核心资产徽商银行股权的整体出售现金流。截至2024年末,公司所持徽商银行内资股2.25亿股、H股12.46亿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约为145.67亿元,其中有22.31亿元遭到司法冻结,另外123.36亿元也都因融资存在处置现金流受限的情况。
审计报告在“徽商银行H股流通股情况”中显示,一方面,中静新华下属全资子公司GH资管与GH全球签署股份押记协议,约定GH资管证券账户持有的徽商银行H股4.4亿股,须经GH全球同意才能处置。截至2024年末,上述H股股份涉及融资本金为9.8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15亿元。
另一方面,中静新华下属另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在五家不同券商开立融资证券账户,通过上述账户持有徽商银行H股,同时持有部分H股实物股票。截至2024年末,孖展账户合计持有徽商银行H股流通股8.06亿股,融资余额为7.05亿元。
上述两方面合计使用徽商银行H股股票12.46亿股,占中静新华及下属子公司持有徽商银行H股股份总数之比约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