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内斗398天: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富豪传承惹争议

发布时间:2025-07-09 18:17  浏览量:5

2023年2月10日,上海瑞金医院的走廊里,34岁的郑驹攥着父亲郑永刚的病危通知书,声音发颤。10小时后,这位“中国服装首富”、杉杉股份创始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的不仅是450亿商业帝国(2022年胡润百富榜数据),还有一场持续398天的家族风暴——继母周婷与长子郑驹的“股权争夺战”,将“豪门内斗”的剧本,从小说搬进了现实。

郑永刚的传奇,始于1989年。他用100万借款承包宁波甬港服装厂,将“杉杉”从一个地方小厂打造成“中国西服第一品牌”;2000年转型新能源,押注锂电池材料,最终让杉杉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供应商(2022年市占率22%,GGII数据)。

但这位“商业猛人”,唯独在“传承”上留了空白——直到去世前,他未公开遗嘱,也未明确指定接班人。更复杂的是:

• 郑永刚与前妻育有长子郑驹(1989年出生);• 2013年与周婷(小25岁)结婚,育有3个未成年子女;• 其持有的杉杉集团32.96%股权(对应杉杉股份22.99%表决权),是家族核心资产。

2023年2月17日,郑永刚追悼会上,周婷突然宣布:“我是孩子们的法定监护人,将代表他们参与公司事务。” 而郑驹作为杉杉股份副董事长,早已被部分高管视为“默认接班人”。一场“嫡庶之争”,就此埋下导火索。

2023年4月19日,杉杉股份临时董事会召开,成为矛盾爆发的“第一枪”:

• 周婷联合部分小股东,以“维护未成年子女权益”为由,提议罢免郑驹的总裁职务,并推举自己为董事局主席;• 郑驹则联合原管理团队反击,称“周婷无实业经验,接任将影响公司战略”(周婷此前主要从事艺术品投资);• 会议最终以“程序违规”被紧急叫停,但股价当天暴跌8%,市值蒸发30亿。

更致命的是“股权暗战”。2023年6月,周婷以“遗产未分割”为由,向法院申请冻结郑永刚名下32.96%的杉杉集团股权(价值超150亿);郑驹则联合杉杉集团一致行动人(包括郑永刚胞妹郑晓青),以“公司稳定”为由反诉,要求确认郑驹的“实际控制人”地位。

这场内斗的“副作用”迅速显现:

• 2023年Q2,杉杉股份负极材料订单同比下滑12%,部分客户转向璞泰来、贝特瑞(高工锂电数据);• 2023年11月,原CTO张光明离职加入竞争对手,带走3项核心专利;• 2024年1月,杉杉股份被MSCI中国指数剔除,理由是“治理风险过高”。

2024年3月,转折点出现。

外部压力: 新能源行业进入“洗牌期”——锂电池材料价格暴跌(负极材料均价从2022年的6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3.8万元/吨),行业毛利率从28%降至15%(GGII数据)。杉杉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3%,若内斗持续,可能被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一体化布局”彻底边缘化。• 监管警示: 2024年4月,上交所向杉杉股份下发“监管工作函”,明确要求“尽快解决控制权争议,保障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函件中特别提到:“家族纠纷不应成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

更关键的是,郑永刚的“遗愿”被挖出——2021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他说:“杉杉要做百年企业,我的孩子可以不接班,但必须学会‘合作’。”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争执中的双方。

2024年4月28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周婷与郑驹达成《家族和解协议》,核心条款包括:

1. 股权分配: 郑永刚名下32.96%的杉杉集团股权,由郑驹(40%)、周婷(30%)、3个未成年子女(30%)按比例继承;2. 管理权划分: 郑驹继续担任杉杉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全面负责新能源业务;周婷出任杉杉集团联席董事长,分管文化、公益板块;3. 约束机制: 设立家族信托(规模50亿),约定未来10年家族成员不得单方面转让股权,重大决策需经家族委员会(7人,郑驹、周婷各推荐3人,独立董事1人)表决通过。

消息公布当日,杉杉股份股价涨停,市值回升至380亿;2024年Q2,公司负极材料订单环比增长21%,客户信心明显恢复。

中国家族企业中,67%的创始人未立正式遗嘱(《2024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郑永刚的“突然离世”,让原本可以通过遗嘱规避的矛盾彻底爆发。教训: 传承不是“临终安排”,而是从50岁开始的系统工程——股权结构设计、家族信托、职业经理人过渡,缺一不可。

周婷与郑驹的矛盾,表面是“继承权”,本质是“角色定位不清”:周婷作为继母,缺乏实业经验却要求参与经营;郑驹作为长子,默认“接班”却未提前建立权威。破局: 家族成员需明确“股东”与“管理者”的分离——有能力者进入管理层,无能力者通过股权分红享受收益。

杉杉内斗期间,公司市值蒸发超80亿,相当于2022年全年净利润的2倍。警示: 家族企业的“稳定”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管理层动荡会直接导致客户流失、人才出走。

2024年7月,杉杉股份发布半年报:净利润12.8亿,同比增长15%。财报末尾有段特别说明:“感谢家族成员以企业利益为重,达成和解。” 这句话,或许是对郑永刚最好的告慰。

金句收尾: 豪门的“传承”,不是“谁赢谁输”的游戏,而是“如何让家族与企业共同活到下一个100年”的智慧。

开放性问题: 如果家族企业创始人突然离世且未立遗嘱,你认为“血缘”和“能力”哪个更该优先成为接班人标准?为什么?

(注:文中数据来源胡润百富榜、GGII、《2024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杉杉股份公告等公开资料。)